北京工美匠心传承“古法黄金”                                 ■记者 董一鸣/摄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造型雅致,色泽温润……在日前举行的三新大会上,北京工美集团古法黄金系列每一件产品在熔炼、浇铸、打磨等传统手作的基础上,融入了錾刻、花丝镶嵌等顶级工艺,绽放出不一样的古韵神采。古法黄金这种起源于春秋的制金工艺,经由工美集团传承创新,融入了现代审美和国礼元素,重新演绎千年工艺传奇。

        古法制金工艺是中国特有的金饰加工方式,是中国历代皇家制金绝技,发展至今已经过了千年的传承,工艺包括花丝、錾刻,以及搂胎、锤揲、镶嵌、修金等等,其中不少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一件产品需要技巧熟练的匠人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制成,制作时间通常是普通金饰的几十倍。随着现代机械加工的普及,首饰加工实现了规模化和自动化,批量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细作,这种工艺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发现,古法黄金制品蕴藏着古老的工艺,精致的匠心,还有被赋予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了极高的工艺价值和文化价值。其中,工艺价值体现在繁复的制作流程上,需要匠人手作,体现了制金工艺精益求精的特点。文化价值则是古法黄金代表了中国传统的温润、厚重等优秀品质和精神追求,尤其是一件件精美又充满中国风的首饰,极具中华古韵。

        作为国内工艺美术行业的领军企业,工美集团一直秉持古法制金的做法,但多应用于国礼制作、高端藏品打造等。此次在返璞归真消费潮流带动下,工美集团在秉承千年中国古法手工制金工艺的基础上,融合现代设计和国礼元素,突破传统限制,这才成就了“京工美作”系列古法黄金工艺品。

        “和同类企业相比,工美古法黄金的优势除工艺地道精湛以外,更在于优秀的设计团队。工美集团数十年来一直承担着国家级礼品的设计制作任务,素有‘国礼造办’的美誉。古法黄金系列产品就是由国礼团队操刀设计,引入了国礼元素和现代理念,既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美好寓意。”相关负责人说。

        融合不是简单的加法,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试验和打磨。一款名为“山盟海誓”的对戒就是千锤百炼之后的佳作。在这款直径20毫米的戒指内缘,刻着水纹和山纹。这款纹样灵感出自中国古代的海水江崖,也是国礼上的常见纹饰,以山和海为元素,寓意“山盟”“海誓”,寄托了设计师们的美好祝愿。选这款纹样,是因为寓意符合戒指的使用场景。戒指的造型也经过了精工雕琢,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研究和测试。戒指造型看上去简单,可每一个细节都不能疏忽,例如内外缘的弧度,戒体厚度,相差零点几毫米,就会呈现不一样的效果。经过反复设计,才保证戒指戴在手上,既要舒适贴合,又要美观。

        莲币纹花丝吊坠、时来运转吊坠、福竹手镯……佳作的背后既离不开精巧的制作工艺,也离不开严苛的标准。每一件产品都遵循国礼标准,力求精益求精。

        在三新大会上,工美集团集中展示了冬奥徽宝、春碗以及以古法黄金为代表的京工美作系列产品。其中,冬奥徽宝作为北京冬奥会首款印玺特许商品,北京冬奥徽宝典藏版、珍藏版由“北京奥运徽宝”原班人马设计制作。徽宝印钮以瑞凤为原型,印钮以古朴灵动的瑞凤为造型,寓意对北京冬奥会圆满举办的美好祝福。瑞凤口衔如意,流畅巧致,象征美好与智慧。凤翼镌刻勾云纹饰,细腻生动,寓意向上与进取。凤尾镌刻福水纹饰,奔腾舒卷,表现凤跃冰雪、激情奥运的情怀。徽宝底部刻有北京冬奥会会徽。春碗作为工美集团文创产品的代表之作,至今已推出了第四代。每一款春碗都是做工精美,且极具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增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