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隅智造工场搭建智能制造研发成果交流平台(资料图) ■企业/供图
在海淀西三旗地区,金隅集团通过对存量老旧工业厂房的改造升级,将昔日天坛家具工业厂房打造成为以“大信息及智能制造”为产业核心的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成为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疏整促”专项行动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主动发力的示范项目。
“比如我们研发的一个产品被用在嫦娥登月重型运载火箭上。这个构件以前是用钢做的,现在我们用钛合金替换,内部质量和要求相同的情况下给火箭减重,提升火箭推力。”北京煜鼎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栋说。传统技术需要大型模具、重型设备,周期长、成本高,而先进制造技术大约能降低30%左右的成本,制作周期也能缩短30%左右。
园区内企业北京煜鼎增材智造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王华明院士主导的大型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注于3D打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利用园区内产业空间资源,在航空航天、航海、电力等领域研发出一批高精尖构件。
金隅智造工场特殊的空间条件也吸引了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如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旷视科技研发的工业叉车MegBot-L2000,是公司面向大载重室内托盘搬运推出的激光导航智能工业叉车。“我们这款产品可载重2000公斤,但它自重也很重,所以普通的写字楼内是无法进行相关试验的。”旷视科技公司党委书记兼副总裁蒋燕说,“我们选择搬迁到金隅智造工场,因为它的地下是实心的,没有停车场、地铁,可以提供良好的空间进行产品研发。”
金隅智造工场副总经理肖博介绍,园区充分利用北京市的产业及人才优势,挖掘科创人群对工作环境的需求,富有创意地改造现状工业遗存,以智能制造产业为核心,聚焦大信息与智能制造领域,打造先进、智能、绿色的国际化高端产业创新中枢,搭建智能制造研发成果交流平台,充分展示金隅智造工场科技创新示范引领效应。据透露,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二期已顺利开工建设,未来将会释放23万平方米的产业面积,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西三旗提供空间保障。
未来,中关村西三旗(金隅)科技园将与金隅·智造工场周边在建的东升科技园三期实现“互联互通”,园区间的六条市政道路已建设完毕。按照规划,三个园区间还将配套建设慢行系统,通过自行车、环保电瓶车等运输工具以及步行实现区域内绿色出行。届时,这三个园区将形成海淀区又一个创新产业聚集区。
下一步,金隅集团将结合园区已入驻企业的先进技术及科技资源,和海淀区共同搭建智能硬件展示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预计到2022年,金隅智造工场可实现2个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3家智能汽车及新能源领军企业、4家智能硬件上市企业、5家“大信息及智能制造”领域独角兽企业、多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国际化创新中心产业格局,园区产值将超过百亿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