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开启外景灯光 ■记者 马文晓/摄
夜幕降临,延庆妫水河畔,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外景灯光日前点亮,一条条灯带环绕,如同为“天圆地方”的外形披上了外衣。目前,基地内大部分冰面已完成制冰,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完善之中。接下来,这座由半圆形“冰球”和圆角方形“冰壶”组合而成的冰上场馆群将为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提供训练场地。
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是亚洲单体最大的综合性冰上中心,训练基地分西区综合馆和东区训练馆,两馆共包含冰球、冰壶、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4个项目共计8块冰场。目前建设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基地外围的路面已铺设完成。馆内的公共空间里,座椅等设施也有序进场安装。
在基地西区综合馆一层,场地中央是一块长60米、宽30米的冰球冰场,宽阔的冰面上,中线、开球点、争球点、争球圈、球门区等已用红蓝点、线标出。1号冰场是整个基地唯一一块设有观众席的场地,在冰场二楼分布着2000个观众座椅,两侧安装着计分屏幕,冰场既可以用于运动员日常训练,也可进行比赛。
冰面制冰过程中,至少需要制作三层冰面,待底层冰面、二层冰面依次结冰后,喷淋40毫米厚的第三层冰面,再用磨冰机对冰面进行打磨和找平,确保冰面平整光滑。整个基地除西区综合馆内的1号、2号冰球冰场外,在东区训练馆还有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壶3个项目共计6块冰场。其中,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3个项目冰场面积均为1800平方米。如有需要,不同运动项目的冰场可临时调整冰面厚度、硬度及冰面图案,转换冰场功能。
目前,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整体灯光设备已调试完毕,一些配套设施正进行最后的建设。下一步将继续对消防、通风、除湿等系统进行保养和调试,以高标准迎接运动员的进驻训练。未来,北京市冰上项目训练基地将定时面向大众开放,满足冰上运动爱好者的健身需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