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生态环境局日前召开北京市2020年水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水污染防治工作评价结果已通报至各区,评价为优秀的是延庆、西城、怀柔、朝阳区,评价为良好的是门头沟、海淀、密云、石景山、大兴、东城、丰台、昌平、通州、平谷区。相较2016年,2019年评价为优秀和良好的区由10个增加为14个,评价为不合格的区由2个下降为0个。

        为有序推进水污染防治,北京市制定印发《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将水污染防治目标纳入对各区的绩效考核中。自2016年起,北京市每年对各区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督促各区及时查找差距,对考核不合格的进行约谈通报,并将有关结果作为财政部门分配资金的依据。北京市共监测河流99条段,湖泊22个、水库18座,多年监测数据表明,北京市水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其中,湖泊、水库水质较好,基本达到水环境功能区要求;河流水质逐年好转。

        市生态环境局表示,2019年,北京市Ⅰ-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55.1%,Ⅳ类、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35.4%;劣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9.5%;2020年1-9月,Ⅰ-Ⅲ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59.8%,Ⅳ类、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37%,较2015年分别增加11.2个百分点和25.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3.2%,较2015年下降36.7个百分点,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国家考核北京市的25个断面,2019年以来,水质优良比例为60%,无劣Ⅴ类水体断面,提前达到2020年国家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