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吸引参观者 ■记者 董一鸣/摄
9月5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化服务专题“文物及博物馆文化创意展区”在奥运景观大道8号展棚和2号展棚精彩亮相。展区以“让文物活起来”为主题,汇聚北京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成果,展示文物、博物馆、文物与科技融合发展最新成果。
近年来,北京市致力于为海外文物回流市场建设探索前行,打造一个体系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强大的服务保障体系。展区首次推出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北京市文物局和天竺综合保税区等单位共同打造的国际文物交流平台,发布《文物进出境数据报告》《文物输出的影响力报告》《文物价值报告》以及文物科技相关装备,充分体现文博事业发展国内国际服务水平及发展方向。
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已经走过27年历程,实现了跨越性发展,多年来始终引领全国行业发展。目前,北京市文物拍卖企业数量已达280余家,拍卖成交额稳步增长至177亿(截至2019年底)。展区集中展现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部分国内拍卖企业风采,通过普及拍卖知识,增强拍卖文化亲和力。
为体现文化惠民政策,展区特设文物商品展示销售区。北京市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古玩城带来一批价廉质优的文物艺术品,面向广大收藏爱好者进行展示和销售,满足大众收藏需求。
特设文物科技展区和文物修复展区。近年来,科技手段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首都文博事业中,众多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与利用,使其向着科技融合的道路迅猛发展。文物科技展区集中展现当前文博相关企业科技水平的最新成果,观众可实地领略文物修复全过程,上演“我在展场修文物”的真实场景,用科学技术表现文化传承与传播的力量。
展区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等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成果,展示国内领先的博物馆文创开发最新工作成果。包括首都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及河北博物院在内的京津冀代表性博物馆的文创精品,以及京津冀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45家博物馆文创产品,则让广大观众直观了解到近年来京津冀三地以“地域一体、文化一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协同发展,以及给三地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助推作用。
本届服贸会借助互联网“云”功能,采取线上线下融合举办的方式,推出系列“云展览”,知名拍卖企业扎堆举办“云拍周”,多家高校博物馆结合图片、文字、VR等形式推出文创产品线上展览展示等。展区还为广大参展单位提供丰富的云展台服务功能,加深参展单位与客户的沟通了解,为广大公众“云”欣赏北京文博事业风采营造良好氛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