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工,十点多了,还不下班啊?”
“你先走吧,我审完这份变更材料再回。”
夜里十点,天津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部并不沉寂,办公区不时传来交谈声、键盘声、打印声。而在工程管理部,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发生这样的对话。
胡工,是胡兴乔,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员工,几乎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位,关灯、锁门,结束一天的工作。日复一日,不知疲倦。
2012年7月,胡兴乔大学毕业加入北京燃气集团工程建设管理分公司,成为一名北京燃气人。2018年9月,正当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气应急储备项目筹备之际,她主动请缨,要求加入项目团队。做这个决定时,她纠结过也犹豫过,因为孩子才2岁多,正是需要妈妈呵护的时候。因为要离开家庭,不能日日陪伴照顾。因为要离开多年熟悉的城市和环境,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开展工作。但最终,她做出了坚定的选择。“从知道这个项目开始,我就在想,这么大的项目,我一生能遇见几个?学习油气储运专业出身的我,是不是能在项目上发挥专业优势,锻炼自身能力?”
项目伊始,百事待兴。胡兴乔拿出北京燃气人能拼搏、能奉献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担负起桥梁纽带和基础保障的责任,克服远离家人孩子的诸多困难,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加入项目部工程管理部以来,凭借对北京燃气企业文化、工作理念的了解及以往工程建设管理的经验,她负责起草制订了7项工程类管理办法,积极与设计单位对接协调,开展外输管道工程设计管理。跟踪掌握工程建设进度,负责编制和执行工程建设资金计划,有序推进工程结算手续的报批等各项日常工作。此外,她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挑战新的管理方式,推动七同步管理思路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落地实施。
当她风一般在工作区域穿梭时,同事们都打趣她是部门的急先锋。当她耐心向部门的年轻同事讲解示范工作中的难点、疑点时,同事们说她是部门的活雷锋。当她在周五晚上背起背包、带好刚刚拷完资料的U盘准备去赶动车回家探望孩子时,同事们评价她是个工作狂。胡兴乔不经乐道:“我儿子天天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所以周末答应他一定回去抱抱他,但如果有着急的工作,大家随时联系我,在家我也会及时处理的,不能让事儿耽误在我手上。”
年轻的同事们问她:“你不觉得这样奔波太辛苦吗?”
“选择了就要承担,没有什么辛苦的。”简单一句话,道出了她对工作、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春节期间人们都在家自行隔离。胡兴乔借这个机会,把一年以来在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主动对部门的4项制度进行了修订。“正好也不能回驻地,不如趁这段时间好好梳理一下,想办法把去年执行过程中的难题解决掉,也是为项目复工复产做准备吧。”
3月初,项目正式复工,全体人员都返回了天津驻地,但由于疫情防控要求,返津人员都要隔离,且没有特殊情况下不能离津。在无法返京的两个多月里,3岁的孩子成了胡兴乔最大的牵挂,她坚持每天与孩子视频,带孩子温习知识,短短的十几分钟,成为她化解思念和安抚愧疚的释放。“有时候想想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孩子的很多成长过程,很多重要的时刻我可能都无法陪在他身边,也会产生遗憾。但一想到项目,看到项目进展顺利,我想孩子长大以后一定可以理解我,更会为我感到自豪。”
为了给拟于8月中旬开工建设的外输管道工程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上半年,外输管道工程开工准备工作十分繁复,涉及招标工作近20项,项目部也采取了全员参与编制审核招标文件的工作模式。胡兴乔身为工程管理部主要负责外输管道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更是全程参与招标文件编制和审查工作,认真复核并提出修改意见,尽最大努力推动项目前进,把对天然气事业的执着与热爱全部倾注在本职工作上,从不懈怠、从无怨言。她用行动诠释着北京燃气人能拼搏、能奉献的企业作风,充分体现着天津南港人的坚持与坚守。
一年多以来,她辛勤付出,为项目实施贡献了力量,也为自己赢来了巾帼岗位创新能手的荣誉称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