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这个证书特别高兴,感谢各级领导,希望徒弟们继续努力工作,为同仁堂发展做出贡献,把你们的徒弟也带好,大家一起为同仁堂做贡献,让同仁堂牌子永盛不衰!”

        “作为徒弟,感谢师傅对我们的培养教育,我们代表徒弟们给师傅鞠一躬,一定谨遵师傅教诲,为同仁堂把好质量关,也带好我们的徒弟,为同仁堂的发展贡献力量,让同仁堂牌子永盛不衰!”

        8月21日,同仁堂集团天然牛黄专家组方案宣贯会暨芦广荣师徒传承班证书颁发仪式上,芦广荣和徒弟项英福的“对话”感动了与会人员。

        芦广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同仁堂中药材传统鉴别技术代表人物。作为新中国第一个学习细贵药材鉴定的女性,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沉香、牛黄一眼立分真伪,鹿茸、人参伸手便知高低。从业50余年,每年被她淘汰的不合格药材价值千万元,被业界誉为“药星”。芦广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带徒弟,为同仁堂培养出一批药材鉴别骨干人才。

        天然牛黄是同仁堂集团重点中成药品种的主要原料,涉及同仁堂股份集团、科技发展集团和国药(香港)集团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同仁牛黄清心丸、局方至宝丸、西黄丸等15个品种。近年来受产地减产、采购竞争加剧、市场供需失调、国家政策管控、供应渠道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天然牛黄价格暴涨,产品质量下降,采购与验收工作遇到了极大困难。

        一直以来,同仁堂集团药材采购验收一直采取专家传统经验鉴别和机械现代理化鉴别的双把关制,严把药材进门关。为进一步加强同仁堂集团贵细料的管控,完善初检鉴别工作体系,规避潜在的质量风险,近日,同仁堂集团成立天然牛黄鉴别专家组,芦广荣担任顾问,徒弟项英福、张志广、刘天良、樊变兰、赵小刚担任鉴别专家。

        “原料药材是同仁堂命根子,破解了原料药材难题就等于解决了发展之根。质量是同仁堂的命门,坚守住质量就是守卫了品牌。人才是同仁堂的命脉,抓住了人才就是抓住了发展。”同仁堂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贵平说,举办芦广荣师徒传承班证书颁发仪式,体现了集团党委对传承同仁堂文化的高度重视。同仁堂事业大厦是一代代像芦广荣大师这样心怀大爱、身怀绝技的大工匠们默默奉献建造起来的,同仁堂金字招牌也必将在后辈高徒们手中传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