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人夜间施工砍伐道旁大树                ■记者 董一鸣/摄

        “6天294棵树,每天晚上21时30分才能开始,还不能完全断路施工,压力确实挺大的。”刘攀说。8月15日21时,顺义区李天路中间绿化带,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十几棵大树被锯倒清理,北京市政路桥养护集团园林绿化工程处顺义分处养护负责人刘攀来回巡视,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15日是占道施工期限最后一天,必须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完成全部伐木任务。”刘攀说,为了配合李天路即将实施的惠民工程——再生水管线顶管施工,需要在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清理出开挖顶管施工的操作面,因此,刘攀带领顺义分处施工人员合理安排规划,克服工期紧、任务重等困难,全力确保在惠民工程开工前,腾出高大的道旁绿化树木所占用的空间。

        施工现场,右幅道路被封锁占用,养护工程车闪着顶灯提醒行驶车辆注意。吊车领先,绿化养护工人将绳索套在树木的合适位置,手持电锯的工人随后,树木放倒在地上,多名工人将树冠与树干锯成小段,紧跟着的抓机将成段的树木码放进跟随着的车厢。被裁掉的树冠和树枝则被工人收拢,被另外一辆抓机放置进运输车。现场一派繁忙,犹如流水线生产一般,大约不到十分钟,一棵高大树木就被伐掉、清理完成。

        “这次工程的施工工期非常紧,6天时间要伐掉294棵树木,平均一天要50棵,所以机器和人员都上的比较多。”刘攀说,每天施工前要进行班前会,嘱托大家安全施工,同时做好防控疫情的各项工作,确保施工进度,同时更要保证施工安全。

        记者注意到,道旁绿化树被伐掉后,产生了大量树枝树叶。刘攀介绍,成材的树干会当做木材使用,而树枝树叶则会被粉碎后制作有机肥料,加工成树坑覆盖物。“加工成树坑覆盖物可以算是变废为宝,这项技术还获得了发明专利,我们绿化处里这样的实践探索还挺多的,要不每年大量的绿化废弃物的消纳都是一件愁人的事。”

        据了解,李天路市政管线工程大约10月左右完工,为工程让路的绿化带也将在10月之后进行恢复。届时,绿化工程处将会选择栽种对环境更加友好的树种,为百姓出行营造更为美观、舒适的路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