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装电梯开工,月季园东里社区居民载歌载舞 ■记者 张军/摄
这几天,居住在门头沟月季园东里社区的老街坊们互相打招呼的第一句话,都离不开这件事儿:小区老楼将新增电梯。8月13日上午,小区居民路过12号楼4单元时,看到首开房地天宇公司施工人员正在对该楼道外墙体进行拆除,拆除作业完成后,将在楼道外安装半层入户的横向电梯。“再也不用为上下楼发愁了。”居民们感慨道。
月季园东里社区作为门头沟区首个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在今年5月,12号楼4单元就完成了居民意向书的统计和签字工作,这也是老楼加装电梯进入实操阶段的第一步。住在4单元的袁玉奎为此没少忙活,他是楼门长,因此担负起联络居民、统计意向的具体工作。4单元内,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81岁,60多岁的袁玉奎算是楼门里的“年轻人”。为此,意向统计工作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全票通过,加装工作指日可待。
听闻这个消息,袁玉奎的老友、住在8号楼的李联文坐不住了。“其实,我们从两三年前就开始关注加装电梯的事了。”李联文说,门头沟月季园东里社区的7号楼、8号楼及12号楼建于1995年,是单位北京京煤集团分配的职工宿舍,如今居民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前几年,要想给这样的老楼加装电梯简直比登天还难。“我们也跑过不少相关部门咨询过老楼加梯的事情,但那时既没有政策也没有补贴,这件事一直被搁置,去年在电视上看到多篇报道,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这是一件大好事,我就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
袁玉奎和李联文先在12号楼4单元做了一个小型的摸底调查,在征求了街坊们的意见后,随即向社区居委会寻求帮助。经过多次沟通,首开房地天宇公司积极参与到该小区老楼加梯项目中。在今年5月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首开房地天宇公司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小区进行实地调研,随后开展老楼加梯初步设计、前期居民宣传等工作,同时制定加梯方案,并向居民代表介绍安装电梯的政策、项目设计方案、建设方案、电梯运营管理、后期维修保养等居民关心的问题。
“总高5到6层,砖质外表,每层两户到三户居民,北京市上个世纪80、90年代建的楼房,几乎有着差不多的配置。现今,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逐渐老龄化,这些楼房除了老旧,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电梯。”首开房地天宇公司老楼加装电梯办公室主任徐辉介绍,2017年,月季园东里社区作为非经资产将产权统一移交给首开房地,关于推进老楼加梯工程,公司始终将居民诉求放在首位,以便能最快、最好地让居民坐上电梯。
据了解,月季园东里社区也是首开房地天宇公司在门头沟区开展的第一个增梯项目,工程主要涉及管线改装和电梯安装两个部分,总工期大概需要半年。加装的电梯为公司第三代产品,也就是玻璃幕墙式外挂式电梯,外观小巧精致,不会影响居民楼道通风、采光等问题。
“老楼加装电梯的主要受众是老年人,需要对电梯进行适老化改造,但结合小区实际情况,考虑到占地面积、建筑物方位等因素,又不能盲目求大。”徐辉说,如果没有特殊需求,最好的电梯设计方案应该是能满足老年住户的日常出行需求,同时越小巧越好。
今年7月14日,市住建委、市规自委、市市场监管局联合编制印发的《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技术导则》中提出,老楼加装电梯方案应因地制宜,宜优先采用平层停靠方案。对此,徐辉表示,老楼能否实现平层入户,关键有两个制约因素。其一是老楼的结构条件,通常情况下只有一梯两户的老楼才能有条件做电梯平层入户,一梯三户的老楼还无法实现。其二要看楼内居民的意愿。“平层入户,就是电梯门与业主房门在同一层,出了电梯可以直接进家门。半层入户,则是把电梯口开在老楼层与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这样居民可以自己选择上半层或下半层到家。 ”徐辉说。
此外,防疫工作及保证施工安全也是重中之重。首开房地天宇公司积极做好防疫工作和安全宣传提示工作,规定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定。通过设置安全围挡,将施工区域和居民生活区域分开,确保小区业主进出安全,将施工期间对业主的生活影响降至最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