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华在清水镇椴木沟村               ■企业/供图

        2016年12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发布驻村第一书记招聘启事,我报了名,通过层层面试测评,来到门头沟区清水镇椴木沟村任职第一书记。从负责北京地铁机场线直线电机车辆运营和技术的专业人员,转变为负责村支部党建和低收入帮扶工作的村官,我的工作重点也聚焦在脱贫攻坚这个使命任务上来。

        安排村民到地铁公司就业

        第一书记打头阵,派出单位作后盾。初到椴木沟村时,面对杂草丛生的小路、破旧开裂的土墙,种种景象直击我内心深处,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通过入户走访,与乡亲们谈心交心,我初步了解了村内人员情况。例如,近年来清水镇积极响应生态保护号召,实行养殖业退出,保护植被恢复生态,这对于以放羊为生、无一技之长的村民曹有森来说,无疑雪上加霜。看着老乡们的处境,我急在心里,一个念头在脑海里逐步成型:如果能将北京地铁网络化发展后大量安保员需求,与村里闲置剩余劳动力结合在一起,是否能给乡亲们带来一条稳定的脱低之路呢?通过与派出单位北京地铁公司相关部门多次沟通,我更加坚定了信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经过北京地铁及门头沟区人保局等相关单位的通力合作,招收包括曹有森在内的13名椴木沟村民到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S1线当保安,通过自身努力转变“等靠要”思想,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低。

        “享受五险的条件下,还能到手5000元,真是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有固定休息,陪老人孩子也有时间了。单位管住,吃饭打8折,待遇好的不得了。我一定努力工作。”曹有森高兴地说。他的事例在村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那些不愿意走出去、不愿意工作的留守村民也跃跃欲试,陆续又有7名村民有意向到S1线工作。此项就业帮扶举措实现了村民当月就业、当月增收、当月脱低的目标。在转移就业实现村内28%的低收入户增收的基础上,将增收指标提升到36%。

        为扩大北京地铁公司结对帮扶清水镇椴木沟村“一企一村”脱低成效,2018年10月,公司主要领导带队到清水镇椴木沟村进行调研考察,了解当地的就业需求后,要求结合地铁公司实际需要,将就业招聘范围扩大到整个门头沟地区。2019年,地铁公司先后两次举办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招收了门头沟区19名大学生就业,为门头沟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今年疫情后,公司党委第一时间与我取得联系,及时将防疫物资发放到村民手上,成为我们有序开展防控工作、稳步开展脱贫的坚强后盾。

        修建红色历史文化标识

        翻看着一页页椴木沟村的历史资料,联想起走访村内老党员时得知的种种光荣事迹,一个想法萦绕心头。椴木沟村有着丰富的抗日革命事迹和红色历史资源,在抗日时期隶属于宛平县抗日老八区,曾有34名老党员,村内群众基础好,党员觉悟高,如果可以建立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不仅能提升村内党员思想意识,说不定还能扩大旅游资源。想法有了,但要实施落地还需多方联系。经过与门头沟区档案馆和区博物馆多次沟通、细化设计方案后,最终由地铁公司出资在村内修建椴木沟村抗日红色历史文化标识,宣扬老村悠久的红色文化,扩大旅游资源影响力,将其打造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别小看这抗日红色历史文化标识,以前开会,说10点到,大概10点半才能来一半人。有了这个文化标识后,村里的红色基因慢慢凝聚起来,党员同志们都意识到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风大不一样了。”谈到修建红色历史文化标识后的改变时,村内书记感慨说。看到想法逐一实现,给乡亲们也带来明显改变,我更加坚定走出的这一步没有错。之后我又与派出单位多次组织双方党员进行党建交流,参观北京地铁S1线、听村内老党员讲述抗日时期感人历史故事,既丰富了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形式,也提高了党员们的思想认识,达到村企党建共同提高的目标,有力推进了“一企一村”结对帮扶方案的实施。

        挖掘椴木沟村旅游资源

        国家退耕还林分配给村民每家50多斤的大米和白面,我考虑到山路崎岖,便挨家挨户给乡亲们送到家。我扛着米面走进乡亲们的屋子里,也走进了他们的心里,很多曾对驻村书记有误解的乡亲也愿意跟我话家常了,生活的难点、家庭的矛盾,大事小情都会说与我听,我竭尽全力帮忙解决问题。三年来,我虽没能陪伴在住院的父母、高考的儿子身边,但看到了80多岁的老党员因化疗住院,却让老伴把100元抗击疫情捐款送到村支部现场;村民每天做饭不容易,却把热气腾腾的饺子送到我面前的感人场面。这让我更加深切地热爱这片京西沃土,也爱着这片土地养育的一方人民,椴木沟村真真切切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凭借着这份热爱与责任,我深感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担子更重了。通过多方走访调研,我了解到这里长期受交通、畜牧养殖业、煤炭产业退出等因素制约的窘迫情况,但因椴木沟村自然生态资源禀赋良好,拥有98%的林地面积,形成了天然白桦林、高空草原错落有致的独特广阔美景,身处美景之中,仿佛置身世外桃源,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正是城市忙碌人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掌握到这一特点,我为之振奋,向派出单位地铁公司提出需求。地铁公司高度重视,将拍摄宣传片纳入低收入帮扶三年实施方案。公司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连续两年11次入村取景、拍摄四季景观,制作出适用于不同需要的影视宣传材料,连续两年在“五一”期间,利用全路网地铁车载电视和155块站台灯箱广告、160块双联LCD电子屏等优质媒体播放,累计观看人数达到近6亿人次,宣传效果显著,使清水镇的旅游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广大市民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五一”期间,仅清水镇的洪水口民俗旅游村日均接待游客就达1800余人次,家家爆满,全村旅游收入达50余万元,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转眼两年任期已满。“刘书记,您可别走啊,大家都需要您!”看着一屋子村民极力挽留,我心底涌出一股暖流:“大家放心吧,我还会连任两年,还要和大家一起脱低‘摘帽’呢!”

        2019年4月,本应到期回到原单位任职的我放弃了回去机会,得到派出单位许可后,将与乡亲们继续并肩战斗在脱低的战场上。经过大家共同努力,2018年椴木沟村低收入人均收入达到19160.65元,2019年达到25602.92元,远超北京市11160元低收入标准,椴木沟村脱底目标已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