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历时123天的供暖季结束。记者从京能集团所属北京热力集团获悉,得益于分层次智慧供热改造,每年节约了燃气770万立方米,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1.3万吨。

        据悉,2022年,北京热力共对2082万平方米供热面积进行了分层次智慧供热改造,涉及居民约20万户,锅炉房6座,换热站共182座。覆盖东城、西城、海淀、丰台等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这个供热季,京铁家园小区作为首个无人工参与智慧供热小区迎大考。小区总供热面积约50万平方米,涉及3800多户居民,是个有着20年楼龄的老小区,过去都是运行人员根据气温手动设置供热量,智慧化改造后,这里实现了“户-楼-站-源”自下而上全过程逐级联动供热。

        北京热力对智慧控制系统进行了多层次的改造,在搭建控制平台时,进行了数字化建模,结合机器算法、气象数据和相关自动化控制理论,构成智慧供热的“大脑”;在现场加装了温度、压力、流量、热量等远传采集器,构成了“感知系统”;在供热设备设施上安装了自动化调节的电动阀门等装置,构成了智慧供热的手脚,整体进行全过程的自动化调节。

         供热管家让服务更暖心

        北京热力96069供热服务平台,在北京市负责16区及经开区供热诉求处理,受理、转派全市1000余家供热企业所辖面积的用户诉求,提供全年24小时的专业化业务咨询、故障报修、投诉举报、服务监督、客户回访的一站式服务,热线高峰期,安排坐席人员和职能人员共140余人,按照“四个一”高效快捷扁平化工作流程,及时处理用户供热报修、咨询等相关业务。

        4000余人的供热管家队伍“包干”到户,建立一对一、点对点的供热管家服务模式,通过采取添加小区业主微信群,发放供热管家服务卡片,逐步完善小区、楼宇和户用二维码报修渠道,第一时间获取百姓需求;利用属地居委会宣传等方式进行推广,充分发挥“吹哨报到”作用,与属地街道、居委会多方合作、无缝对接,推进网格化建设,构建社区微循环、自循环机制,减少中间流转环节,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响应效率,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推进多渠道多触点服务延伸。

         热网仿真让调度更科学

        北京热力不断优化“热网在线仿真系统”,通过将生产监控数据、地理信息数据、气象预报数据和室温数据相结合,进行热负荷预测和管网运行工况动态仿真,实现按需调热和动态平衡,既保证了管网运行安全,又确保了用户供热质量达标。

        与此同时,北京热力还在供热季前细化制定供热季供热方案及供热启动方案。依据北京市政热网新发展面积、热源能力、新建管线等情况编制了《2022-2023年供热季城市热网供热启动方案及供热运行方案》,制定了面积投入计划,并针对极寒天气、天然气短缺等情况编制应急保障方案。同时,加强精细化生产调度及运行调控,依据热网运行工况、用户室温情况,做好热源、热力站及泵站运行参数调整,及时应对电厂调峰负荷变化、用户用热需求变化等影响,有序安排源网站试运行、供热面积投入等工作。保障期间,为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寒潮天气及突发事件,北京热力应急抢险队伍24小时在岗备勤,做到一声令下、迅速出动、高效处理、积极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