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临近,北京西站旅客增多 ■记者 周宇杰/摄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3年铁路春运自1月7日开始,2月15日结束。春运期间,铁路部门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不断提升铁路运输服务品质。2023年春运火车票已于2022年12月24日开始发售。
国铁集团运输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预计2023年铁路春运期间,探亲、旅游等旅客出行需求,以及企业复工复产、冬季电煤保供等货物运输需求进一步增加。铁路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深化铁路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客货运输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铁路部门将科学精准安排客运能力,充分满足旅客出行需求,充分运用我国现代化高铁成网运营优势,特别是用好2022年新开通的郑渝高铁、湖杭高铁、弥蒙高铁、和若铁路、北京丰台站等新线新站资源和新投用的复兴号动车组等先进装备,用好京广高铁京武段实现时速350公里高标运营成果,加大客运能力投放。按照“充足安排、按需启动,响应快速、应急有备”原则,科学制定客车开行方案,节前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077对,节后高峰日安排开行旅客列车6107对,最大客座能力较2019年春运增长11%。根据需要,在部分运力紧张的高铁通道增开夜间高峰线动车组列车,在京广高铁、杭深高铁开行卧铺动车组,满足旅客的多样化需求。保持普速旅客列车必要开行规模,持续开好公益性慢火车,保障边远地区群众基本出行。同时,根据铁路12306客票预售和候补数据,分析旅客出行规律,动态研判客流走势,梯次安排运力投放,实现运能和需求精准匹配。
铁路部门推出便民利民惠民服务举措,有效提升旅客出行体验。落实好国家新发布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按照年龄对儿童旅客实行优惠票价,惠及更多未成年旅客。进一步扩大电子客票应用范围,在到站补票和列车补票业务环节全面实施补票电子化。完善12306消息通知机制,及时准确向已购票旅客推送列车停运和变更信息。因铁路责任和不可抗力造成旅客退票,联程车票可一并办理退票,免收退票费。将开展互联网订餐的车站由55个增加到76个,覆盖全国绝大部分动车组列车和长距离普速列车。安排站内便捷中转换乘服务的车站由80个增至100个,旅客换乘将更加便捷高效。在全国3200余组动车组列车上推行“铁路畅行”扫码服务,旅客通过扫描座椅扶手上的“铁路畅行码”,可顺畅查询列车正晚点、运行位置、接续车次、交通接驳等出行服务信息。取消学生优惠票仅限寒暑假购买的限制,学生旅客可在一学年内任意时间购买4次优惠票。扩大非高峰方向列车票价打折优惠范围和幅度,让旅客获得更多实惠。
铁路部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营造健康安全出行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在春运中落实好铁路站车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最大限度保障广大旅客和职工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春运的影响,让广大旅客走得安心放心。铁路部门提示,请旅客朋友及时关注“铁路12306”网站和“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合理安排行程,旅途中加强自身健康防护,共同维护春运良好出行环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