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环小鲸灵”无人驾驶扫路机正在进行清扫作业                           ■企业/供图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头,有一位特殊的“清洁工人”,不仅有“最强大脑”,体力也相当惊人,可以24小时全天候响应、6小时连续作业。它的名字叫“京环小鲸灵”。

        在北京市通州区潞源北街辅路上,外形呆萌的“京环小鲸灵”无人驾驶扫路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它可以自主启动,从工作间出发,沿着步行道缓缓前行,利用车辆前端和底部的旋转扫帚将落叶和垃圾清扫进机身内部的垃圾箱。其所经之处,路面干净整洁,全程无人操控。遇上晨练的市民或障碍物,它还会自动避让或绕行。

        “京环小鲸灵”是一台被安装了“最强大脑”的智能清扫机,基于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技术,同时,通过搭载多线激光雷达、高精度GPS差分定位模块、惯性导航模块、轮速计、摄像头等多重传感器融合,实现无人驾驶。

        “别看它身躯娇小,但能量可不小,单台综合清扫效率可达每小时6000平方米,相当于6-8名环卫工人的工作量,非常适合在户外公园、园区、社区等封闭或半封闭场所开展清扫保洁作业。”北京环卫集团环卫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无人操作已成为各领域的一大看点。这款京环装备自主研发的“皓智云”系列主打产品——“京环小鲸灵”通过高精度定位系统,可对马路牙子进行精准清扫。同时,配置组合导航避障系统,以及路线轨迹、周边环境、运营状态等多维度监控技术,对作业全过程实时监测,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京环小鲸灵’进驻后,不仅提高了清洁效率,也减轻了环卫工人的作业保洁压力。”京环装备相关负责人介绍,环卫车经历机械化、新能源化,正在向着无人化、智能化演进。

        京环装备在国内新能源环卫车领域一直处于引领地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40台小型纯电动环卫垃圾收运车首发亮相“鸟巢”;2009-2011年,京环装备积极参与“北京市纯电动环卫车示范运行”项目;2015年,16吨纯电动洗扫车“金耀蓝”在“9·3”阅兵仪式上亮相;2016年,26款全系列纯电动环卫车辆投入市场,引领着全国纯电动环卫车发展潮流;2018年,7款无人驾驶环卫装备和18款4.5吨以下全系列纯电动环卫车辆发布,填补了小型环卫车领域智能化的空白,标志着北京背街小巷、乡镇地区环卫作业将全面步入机械化、智能化、零排放时代;2019年,22辆全新开发的纯电动洗扫车作为“阅兵零方阵”,承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长安街清扫保障任务。2020年,在环卫车辆新能源多元化方面,京环装备迈出了新步伐,自主研发的两款氢燃料电池环卫车首发上市。

        2022年,京环装备提出“平台-设备-服务”三位一体无人化闭环管理作业方案,并自主研发“京环小鲸灵”无人驾驶扫路机、“京环小鲸蛙”智能移动垃圾桶、“京环小鲸豚”无人消杀机器人、自动驾驶线控底盘4款“皓智云”系列智能环卫产品和1款纯电动低速四轮多功能作业车。目前,这些智能环卫装备已批量生产,5辆无人驾驶扫路机率先服务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接下来,京环装备将根据该环卫清扫机的使用效果,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扩大投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