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主导设计的海南省三亚市第三方舱医院项目近日交付使用,可提供2000张隔离病床,提升了三亚市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能力。这个方舱医院从无到有,设计图是在36小时内分秒必争抢出来的。

        第三方舱医院项目位于三亚市体育产业园体育场,建筑面积8575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将体育场及商业区改造为隔离病床区,新建卫生通道、卫生间、淋浴间等附属用房,新建医护人员办公室20间、休息室20间、400平方米库房等清洁区用房。

         紧锣密鼓讨论设计方案

        根据三亚市委市政府部署,三亚市要建设第三方舱医院。北京建院8月8日16时30分接到项目设计任务,快速部署,委派第八建筑设计院迅速开展项目资料收集和设计工作。面对方案比选、规模变更、设计需求不断调整的情况,设计团队凭着丰富专业的方舱设计经验,在5小时的时间里提供初版图纸,于当天21时30分向三亚市委市政府、卫健委进行了方案汇报,供政府部门做出疫情防控部署决策。8月9日22时,项目选址确定,三亚市委市政府要求“2+8”完成项目建设,即2天筹备时间、8天施工工期的要求,项目要在8月16日完工交付。

        任务急、改造难、时间紧, 8月9日选址方案一确定,设计团队马上进入整体施工图设计,为了抢时间,设计团队不分昼夜,守在电脑前各自忙碌,工作紧张但有序高效。他们在36小时内完成所有施工图纸,为保证整体项目工期奠定了基础。

        施工图交付项目代建单位后,设计团队又全力配合施工单位,统筹协调、抓抢时间,规划施工现场、协助备料等,为方舱医院建设抢出了宝贵时间。

        北京建院设计团队遵循国家标准和院感要求,参考国家卫健委最新《方舱医院设计导则(试行)》(2022年8月12日发布),按照“三区两通道”原则进行规划设计,按集中收治轻症患者与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功能需求划分功能区域,主要包括院前区、收治区、清洁工作区、卫生通过区等。院前区、收治区为污染区;清洁工作区为清洁区;卫生通过区为缓冲区。这个设计方案,在满足最多床位数的同时,最大限度考虑了保护现场人员的健康安全。

         隔离点设计体现人性化

        隔离不隔爱,隔离点设计更要考虑暖心的人性化。北京建院项目负责人张豪说,三亚市第三方舱医院有很多人性化细节。

        “设计上,通过流线规划和物理分隔保证在院的人流、物流各条流线平稳有序运行;临近护士站设置抢救治疗室、处置室、器械间,大空间内增设护士分站,医疗配套齐备,保证隔离人员安全健康;人性体贴可以体现在隔离区设置的冰箱、净化热水机,还专门划出室内外活动区,能让隔离人员更舒心,加速康复过程。”张豪说。此外,医院隔离区就近设置易耗品库房,方便及时快速补充,提高隔离群众满意度。他们还利用二三四层相对独立的隔离区域,设计了家庭隔离区,提高舒适度。此外,医院设计上还增加卫生通道数量,在保证院感的前提下,提升医护和服务人员的离场效率,减少等待时间,节省体能。

         北京国企携手攻坚克难

        北京建院该项目总负责人王佳说,这次项目最大难点首先在于设计时间紧张, “我们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一个体育场馆建筑做全面、专业的了解。其次体育场商业空间不同于会展中心、室内体育场等大空间,商业设施的空间不够集中、分区多而散,所以改造医院的方案需要周密的统筹规划。”

        与其他项目不同,三亚市第三方舱医院的设计工作存在太多特殊性,因为疫情,设计团队不能到现场进行施工配合,他们只能每天通过视频会议和其他方式对施工单位进行远程指挥;体育馆外部区域还未竣工,施工条件非常苛刻,所以方舱医院的外部流线设计,难度也大幅增加;海南岛处于封岛状态,很多原材料紧缺,北京建院的设计也必须与材料采购同步,随时做出调整。

        但在方舱医院建设过程中,负责设计的北京建院与负责施工的北京城建团队协同作战,紧密配合,24小时不间断远程联系,服务支持,保证了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和如期交付,用实际行动共同为北京国企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