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职工进行航天水稻大棚育秧                                          ■企业/供图

        春耕时节,首农食品集团双河农场双兴农科公司在农业经营九公司的基地已是一派繁忙景象。4月6日,双河农场航天水稻芽种陆续发放,水稻播种育苗作业全面展开。双兴农科公司管理人员正有序地指导种植户抢抓农时及早完成春播工作,为后续生产做好准备。

        双河农场今年首次开展近万亩航天水稻育种项目,具体由双兴农科公司所属农业经营九公司基地和十一公司进行种植。项目采取模拟股份制经营,探索并推进与水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的种植发展模式。以此为标志,航天品种在双河农场从“试验田”走向“大田耕作”。

        “航天育种规模化种植工作将为提升农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双河农场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双河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益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

        2020年12月,经过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发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处理的水稻、旱稻种子,正式交接到双河农场手中,为农场水稻生产优化提质、探索丰富品种资源提供了新途径,对提高农场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速了农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融合发展前进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