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发挥技术能力、资源优势,推出多种信息化产品,为抗击疫情助力。
云广播助力精准排查
自6月11日西城区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北京市迅速展开细致排查,争分夺秒阻断传播。如何迅速研判出哪些人去过高危区域,是防疫面临的一道难题。住在西城区的居民陆续收到语音问询电话,询问近期是否去过新发地市场,居民通过手机按键便可完成出行调研。类似的问询通话一天之内,累计呼出了10万余通,紧急筛选出5月30日后去过新发地市场的居民近500人。这样的调查效率远超人工外呼,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国移动云广播业务是这次电话筛查的幕后英雄。云广播业务可实现语音互动调查,按照预先设定的对话场景,对被调查对象群自动进行电话呼叫和按键互动,生成调查记录并输出统计报表。”北京移动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说。
疫情防控与时间赛跑。云广播业务使用简单便利,可以根据客户提供的号码清单或者按客户需求生成号码清单灵活圈定触达范围,还可以按需定制语音模板。同时,云广播业务送达率高,有效通知的同时能实现精确统计,极大节省时间和人工成本。目前,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朝阳区、石景山区等行政区已经陆续通过云广播开展调研统计工作。
早在今年年初疫情爆发期间,云广播就已经投入应用,无论是街道、社区还是物业,在通报重要消息或防疫信息时,再也不用挨家挨户敲门、留字条或者动用高音喇叭,仅需通过云广播,便可实现消息的准确送达,避免了不必要的人员接触,同时实现信息精准下沉。
智慧社区系统助力基层防疫
6月16日,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调至二级,并相应调整防控策略。全市进入战时状态,提升社区防控措施,恢复体温检测,加强公共区域消杀,暂停开放文化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
通州区通运街道所辖社区安装人脸识别门禁,通过实名认证个人信息、采集人脸图像等,进行快速人脸识别、智慧测温,小区居民快速通行的同时,还可准确甄别外来人员,实时掌控小区人员流动情况,有效助力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这套高科技门禁系统由北京移动提供。
在居家人员隔离管控方面,北京移动推出的智能门磁创新应用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实现无接触、高效率、全监控的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体系。该应用可对居家隔离人员家庭入户门的开关状态及人员进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检测到异常,设备会自动报警。同时,信息通过NB-IoT网络上传到管理后台,向物业保安和街道办工作人员发送,实现实时预警,有效保证了不漏管、不脱管、底数清、动向明,筑牢社区多重防疫安全屏障。
“以信息化技术助力科技防疫,赋能基层社区疫情防控体系升级,显著提高了属地基层社区疫情防控效率。”上述技术负责人介绍说。
“云上”应用助力居家防疫
随着疫情扩散,线上办公、线上教学、线上医疗成为特殊时期的行业需要。北京移动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针对不同行业与应用场景需求,推出多款轻优应用的移动云系列产品,涵盖远程办公、舆情引导、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多个模块,为各行各业疫情期间正常运转贡献力量。
云视讯是一款基于会议终端提供高品质、专业级视频会议的解决方案,在今年疫情爆发初期,中国移动便推出了该项业务,并一直免费提供用户使用,为有效提高线上办公效率发挥了作用。
为协助北京市教委开展网络教学,北京移动响应国家号召,利用现有资源推广与新开发资源建设同步进行的方式,全面推进线上教育通道的落实。推出云视讯同步课堂、“和教育”名师直播课堂、幼儿防疫解决方案三套远程教育方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期间网络授课。
疫情期间,北京移动“和校园”免费开放1000+课时,涵盖了中小学语数外等重点学科的名师直播专题课,以及北京市高级教师的作文辅导课程等。同时,云视讯同步课堂可以实现学校内部办公,老师在家远程教研、教学。通过云视讯以及“和教育”平台,学校老师可通过网络终端开展网上教学、在线互动辅导等,学生在家可免费上课、自主学习,与老师及时沟通,得到高级教师专业辅导。
另外,北京移动还推出了“云考场”解决方案,为校方提供软硬件一体化远程面试服务,通过面试场景下多方视频互动,解决了高校和考试类场景的远程面试问题。目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印刷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均使用了“云考场”解决方案进行远程面试。
“当前,疫情防控仍是北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北京移动将密切关注防疫形势变化,结合防疫一线实际需求,不断创新科技抗疫手段,全力以赴为抗疫提供有力支撑,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国企力量。”北京移动相关负责人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