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市消协发布的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对16个平台进行的32个模拟消费体验样本中,有18个样本新老用户账户的价格一致;有14个样本新老账户的价格不一致。其中,大多数样本是因为打折或优惠力度不同导致最后成交价格不同,但飞猪旅行和饿了么的个别体验样本显示,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明显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调查结果显示,82.44%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76.85%受访者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反映在网络外卖和网络打车消费过程中遭遇大数据“杀熟”的受访者均达到六成多。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在电影消费和视频消费时遭遇过大数据“杀熟”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85.38%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账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实际成交价不同现象。例如,体验人员分别通过新老用户账号同时在飞猪旅行app上预订同一日期“宋城千古情(贵宾票)+灵隐飞来峰(大门票)成人票”时,老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60元,享受飞猪红包10元,优惠后价格为350元;而新用户账号显示价格355元,不享受任何优惠。体验人员分别通过新老用户两个账号同时在饿了么平台订购同一饭店的同样饭菜,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重补贴”红包,而且配送费也比新用户少优惠0.4元。
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消协根据本次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建议,鉴于大数据“杀熟”行为又很难发现和取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建立大数据线上监管平台,运用大数据抓取审核等方法,要求经营者事先报告平台算法、收集数据种类、数据用途等信息,并实时监控有关经营网站的价格等相关数据信息,及时对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做出预判。对于查实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要依法进行严厉查处并向社会公示。
企业应合理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根据消费者用户特征推送商品或服务时,应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制定价格标准以及开展相关促销活动时,不设置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规则、价格标准、打折优惠等。
消费者要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尽量减少在互联网上留下个人信息痕迹,降低在平台使用搜索收藏等功能的频率。如果遇到大数据“杀熟”问题,应及时通过截图或录制视频等方式保存好证据。如果与商家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市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