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开幕大戏《活动变人形》的首演,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于8月20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老舍戏剧节是首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也已成为北京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本届老舍戏剧节以打造“大戏看北京”的文化名片为己任,以“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心”为主题,设剧目展演、主题论坛、戏剧茶馆三大版块,将为京城观众带来20余部国内外戏剧佳作,30余场演出。在谈到本次戏剧节与以往的不同之处时,北演公司董事长张海君表示:“本届老舍戏剧节是有史以来参与剧目最多的一届,剧目数量比以往增加了近一倍,另外在剧目种类上也有所增加,同时保持了我们在剧目品质上的一贯坚持。这将是老舍戏剧节进行‘提档扩容’升级的重要一步。”除戏剧作品外,本届老舍戏剧节还将为广大观众带来9场精彩的专业论坛及戏剧活动,让戏剧走出传统剧场空间。
为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本届戏剧节首次设立天津分会场,将呈现多部优质作品,并首次引入沉浸式戏剧的新形式,将老舍戏剧节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到天津地区。本届戏剧节将持续到10月底,为北京、天津两地市民带来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体验。
六大单元展现戏剧魅力
第五届老舍戏剧节剧目展演共设“文学剧场”“佳作剧场”“百花剧场”“高清放映”“沉浸剧场”“高校剧场”六大单元。
“文学剧场”通过三部戏剧作品,根据中国作家王蒙创作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活动变人形》、改编自知名作家马伯庸的最新同名力作的话剧《两京十五日》、改编自鲁迅先生同名小说的《狂人日记》,为观众展示文学与戏剧碰撞下产生的新火花。“佳作剧场”将带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糊涂戏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经典保留作品《李白》以及近年来崭露头角的青年编剧、导演刘添祺执导的作品《Goodbye》。“百花剧场”是今年新设的展演单元,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意,囊括了除话剧外的多种戏剧形式,今年共入围四部佳作,北京曲剧《茶馆》、庐剧《三孝口》、音乐剧《水曜日》和由北演公司出品的家庭音乐剧《故宫里的大怪兽之消失的龙女嫁衣》。“高清放映”单元弥补了国外剧目因疫情无法访华的遗憾,精选了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出品的《驯悍记》《罗密欧与朱丽叶》、由英国国家剧院出品的《仲夏夜之梦》以及由硅谷戏剧工坊出品的名著改编作品《傲慢与偏见》。“沉浸剧场”是本届老舍戏剧节一次求新求变的重要突破,将在天津分会场演出由北方沉浸式演艺创作设计中心出品的大型沉浸式实景推理剧《北洋歇洛克》。“高校剧场”是本次老舍戏剧节助力青年戏剧力量的一项新举措,旨在通过为首都高校戏剧提供展示平台,挖掘高校戏剧人才和优质作品,为戏剧行业积蓄后备力量。此次共有7所高校的7部戏剧作品入选。
汇集学术观点探索戏剧未来
老舍戏剧节的主题论坛一直在业内极具影响力,第五届老舍戏剧节主题论坛将焦点投入到行业内的新力量新形式上,希望通过今年的主题论坛,更多地探索戏剧的未来,为行业发展指引方向。
《校园戏剧的现状与未来》主题论坛,主要聚焦戏剧未来的创作力量,通过邀请在校园戏剧推广上做出过贡献的业内专家,回顾校园戏剧发展历程,畅谈当今校园戏剧的发展现状,从而了解戏剧新生代的内心需求与思想内核,洞悉戏剧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舞台表演VS沉浸式演艺对话》是天津分会场的首次论坛,将通过舞台表演与沉浸式演艺两种形式间的对话碰撞,结合“沉浸剧场”单元,展开关于演艺新空间与戏剧创新融合的话题,探索戏剧艺术在新时代、新场景下无限的可能性。
剧场内外传播戏剧文化
“戏剧茶馆”是老舍戏剧节自2019 年推出的文化活动品牌,突破了传统剧场空间的限制,在更广阔的场景下推广戏剧文化,普及戏剧知识,获得了媒体及观众的广泛好评。本届老舍戏剧节戏剧茶馆单元主要包括主创分享会和IATC剧目导赏两项活动。
本次主创分享会活动汇集了炙手可热的IP改编作品《两京十五日》与闭幕大戏《狂人日记》的一众主创演员参与,将为观众提供一次近距离聆听戏剧人创作历程的机会。IATC剧目导赏由老舍戏剧节与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联合举办,本次将带来四部高清放映剧目的演前导赏,通过业内专家对剧目的深入解读,帮助观众们从更专业的角度更深入地了解国际戏剧经典作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