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水生种植区栽植的荷花 ■记者 董一鸣/摄
连日来,走进什刹海荷花市场的市民发现在什刹海岸边湖内有工人正在忙碌着。原来工人正在湖内种植荷花。8月10日,记者从西城区国资委下属企业蓟城山水集团了解到,为提升什刹海景区精细化管理,自今年7月26日起,蓟城山水将在什刹海前海、后海,种植2万株荷花。截至8月8日,后海北沿、南沿水面围栏安装完成;前海南沿水面围栏安装完成,下钢架200个、沉缸372个,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30%。目前正在对已沉水的缸填加荷花种植土。
什刹海景区是北京市历史文化旅游风景区、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达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在明清时期,什刹海便以荷花闻名,市民在此不仅可以赏荷花,还可以品尝此地出产的莲藕和莲子。由于商贩云集,游客如织,这里便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商业聚集地即:荷花市场,该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上个世纪90年代,全市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河湖清淤,把泥都清走了,荷花也失去了生长环境。这两年,为了恢复历史风貌,改善水质,降低水中的氮磷含量,这片水域决定重新种植荷花,还原什刹海旧时景观。”蓟城山水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荷花市场位于什刹海前海西侧,全长280米,每逢盛夏,什刹海临水荷花大片盛开,幽香阵阵,游人络绎不绝,是每个来到什刹海的游客都要打卡的去处。
说起什刹海荷花市场,许多人更愿意叫它“酒吧一条街”。过去,从荷花市场顺着湖边一路走来,一水儿的小胡同格调酒吧临“海”而聚,一到夏季,水边全是酒吧餐馆摆的桌椅。2017年,西城区启动荷花市场业态调整,酒吧、餐馆等陆续退出。2019年,荷花市场整条街启动提升改造,除了临近什刹海的观光木栈道,其他部分都被施工围挡包围,对建筑外立面的提升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去年底荷花市场拆除了施工围挡,整条商业街亮了出来,商业楼外立面有的是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古建筑风格,有的是老北京建筑风格,有的在建筑色彩上采用了较为厚重的赭黄色,古韵颇为浓厚。重新铺装的地面上,电力、污水、路灯等市政井盖上也雕刻着精美的荷花纹样,与整条街的古朴氛围融为一体。
经过整治的什刹海现今没了当年的喧嚣,多了几分文艺与静谧。灰瓦红栏,还有初秋里荷花的残影,井盖藏着巧思,商铺的门楼“粉雕玉砌”。“什刹海三海地带有充足的水资源,我们将在前海、后海设置四块长150到200米,宽5到10米的水生种植区栽植荷花,共计约5000平方米。其中水面围栏约800米,水缸约5000个,钢架约2800个,种植土约1400立方米,荷花约20000株。”蓟城山水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说。
从古至今,什刹海的荷花就有很大的名气,荷花的种植面积也很大。每当夏季,湖面全被荷叶和荷花覆盖,船驶过或风飘过,荷花摇曳,荷香弥漫,加上蒸腾的水气,恰如人间仙境。“所种荷花都是花叶较大的品种,不仅能丰富水生植物群落,也能提升什刹海沿岸生态效果和景观效果,在现昔日‘积水新烟一镜磨,曲江沿岸赏风荷’的胜景。”蓟城山水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