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公园、博物馆作为学生的校外课堂之一,准备了丰富的科普活动和公园夏令营。即日起至8月31日,颐和园、天坛公园、北海公园等北京市属11家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持续开展“一园一品”科普品牌活动,发挥市属公园在文物、植物、动物方面的资源优势,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适合各年龄学生的暑期科普活动。
市公园管理中心利用公园里的科普馆、科普小屋、探索实验室等场所,精心策划适合青少年的特色科普活动,包括不同主题的线上线下特色科普体验活动共122期。
市属公园精选科普讲解视频,由讲解员在“科普云讲堂”揭开公园动植物的秘密。“植趣知多少”答题活动上新,推出夏季特色植物篇供游客线上挑战。此外,还有颐和园“相近鸟类识别科普”线上科普展,北京植物园“一颗苹果的滋味”科普云课堂,北京动物园“丹顶鹤课堂”等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
暑假期间,中国园林博物馆持续开展“园林小讲师”品牌课程,开展涉及园林文化、历史、建筑、植物等科普课程,引导学生们认识园林、感知园林、热爱园林、传承园林,保护生态环境和美好家园。天坛公园面向8岁以上学生开展“天坛文化小使者”暑期夏令营活动。学员可以学习天坛文化、讲解技巧、形态礼仪、发音方法等一系列内容。课程结束后,可在既定景区作为讲解志愿者为中外游客服务。
天坛公园推出线下微课堂27期,向孩子们开展古建彩画、古树名木、古代乐律舞蹈、身边常见的昆虫鸟类植物等方面的课程。在北海公园可参与小小园艺师活动,体验干花、芳香蜡烛、微型多肉、水培植物等生态盆景的制作。北京植物园通过生物多样性样方调查方式,陪伴学生分别开展样地植物群落调查,样线鸟类调查及定点区域蝴蝶蜻蜓调查,让学生以科学思维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玉渊潭公园“大自然的光”活动通过简单的方法引导参与者体察并思考植物微观下的能量转化,以及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颐和园、陶然亭、紫竹院等多家公园开展绘最美古树——自然笔记活动。带领孩子们认知“白袍将军”“九龙柏”等市属公园里的古树名木;实际体验古树日常保护工作;了解自然笔记以及自然笔记记录方法。此外,还有中山公园“夏日观鸟行”观鸟科普活动、“掌中的美景”盆栽制作活动,景山公园“公园里的虫虫及鸟类邻居”亲子导赏活动,玉渊潭公园“叶子的世界”“湿地里的水循环”等自然观察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公园特色科普活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