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后桃园胡同9 号院的老人,乘改造后的电梯下楼喜笑颜开          ■记者 张军/摄

        “有谁见过电梯不能直达一楼的小区吗?老年人、年幼的孩子、腿脚不便的残疾人都非常不方便。现在好了,物业帮我解决了这个‘老大难’,乘坐电梯终于能‘自由出入’了。”家住新街口街道玉桃园社区后桃园胡同9号院5号楼的张阿姨笑着对记者说。6月16日,停运了30多年后,西城区后桃园胡同9号院5号楼的3部电梯终于可以在1楼停靠了。198户居民告别了爬30多级台阶才可以进电梯的生活,出入不再有障碍。

        居民坐电梯要先爬楼梯

        后桃园胡同9号院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德胜门大街74号,建成于1987年,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整个小区有5栋居民楼,其中4栋为6层高的步梯楼,5号楼为12层高的电梯楼,共有三个单元。

        其中,院里的5号楼紧邻北二环辅路,一层全部为底商,2至12层为居民住户。从1层到2层这段距离,电梯已经停运超过30年。首开集团首华物业公司黄北项目经理熊素娟介绍,短短的这段距离,居民乘坐电梯,需要从后桃园胡同9号院5号楼南门先上30多级台阶后再乘电梯。

        电梯间被改造成出租屋

        老旧小区内配有电梯,可“一键直达”家门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后桃园胡同9号院5号楼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居民回家的“最后一层楼”变得困难重重。

        “小区刚建成时,5号楼的3个单元分别有南北两个门。北侧的门紧邻二环辅路,居民可以乘电梯到一层,走几步就到了街上,非常方便,但是临街的单元门开放了不足一年就关闭了,当时的物业给的理由是‘不安全’。”张阿姨无奈的表示。此后,后桃园胡同9号院居民出入只能走南门,先上台阶再坐电梯。

        后来街坊们发现,5号楼被封闭的北门被原物业另作他用,把近20平方米的电梯间和楼道空间改造成了民房出租。张阿姨说,大伙都觉得不安全,也想恢复原来电梯的功能,但一直没能如愿。

        30余级台阶成“拦路虎”

        “我们这栋楼里的居民大多为产权单位退休职工,65岁以上的老人就有不少,虽说通往二层的30余级台阶并不算高,但却成了轮椅的‘拦路虎’,曾经有人购买了爬楼机想自己克服一下,但因为楼梯较为陡峭,差点发生轮椅滑落等意外。”张大爷今年72岁家住5号楼3单元7楼,他告诉记者,步梯对于老年人来说比较陡,之前他和老伴俩人出趟门“挪”过这30级台阶要花15分钟,为此子女们还专门接老两口到别处居住了几年。

        “我母亲因病半身不遂,过去5年里每周都要3次去医院做透析,因为楼梯没有缓步坡道,每次去医院我爱人都得请假背着老人上下楼,遇上家人工作忙不能请假时,我只能每次花50块钱雇人帮忙,那些年,花了多少个50块钱,数也数不清。”住在4楼的催阿姨在照顾患病母亲的五年间,一直忍受着上下台阶带来的不便。

        记者了解到,在5号楼这样的住户并不少,很多坐轮椅的老人因没法下楼,只能待在家里,如果遇到雨雪天气,露天的楼梯还打滑不安全,老人更加不敢出门。

        被困住的除了老人,还有孩子。去年,崔阿姨家添了外孙女,带孩子出门时,她要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婴儿车,东西太多一次性拿不了,她会把孩子先交给熟悉的街坊抱着,自己再返回去拿一趟婴儿车。后来干脆买了一把铁链锁,将婴儿车锁在了楼下车棚里。

        多方齐力畅通居民通行路

        百姓出行困难的问题为何迟迟没有得到解决?一是原产权单位弃管,原产权单位对小区运维无资金保障,对物业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二是原物业公司态度消极,重新开放北门需要清退改造的民房租户,将改造民房重新恢复成电梯间和楼道空间,舍弃租金的同时,还要承担三部电梯、三个单元门改造修缮不菲的费用及后期运营维护责任。三是居民意见不统一,由于群体、年龄、身体状况不同,所担忧和顾虑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每一个问题说起来简单,解决起来却很复杂,电梯直达一层这件事,就这样‘堵’着居民的出行路,‘堵’在居民心里。”熊素娟说。

        2019年,随着原物业公司破产,首华物业公司黄北项目部受政府委托接管了后桃园胡同9号院。“刚来小区我们就听到了不少居民对此事的抱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曾想过在步行台阶基础上改建无障碍通道,可后来发现,步行楼梯宽度较窄,扩建无障碍坡道会大大缩减楼梯的宽度,反而更加不方便住户出行。”熊素娟说。

        面对居民揪心事儿,首华物业公司黄北项目部一直在努力探索着解决之道。今年,在全党上下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项目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贯通后桃园胡同9号院5号楼电梯改造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联合社区、街道,深入听取逐一梳理项目难点,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合力破解难题。

        腾退电梯间、拆除室内隔板、清除堆物恢复电梯间原貌、对电梯运行至一层的功能进行恢复和评估、安装新的单元门。在居民、物业、社区、街道齐心协力下,6月10日电梯施工完毕,经过一星期的调试,6月16日,大家伙儿终于可以“一步乘梯”直抵家门了。

        电梯改造后后期如何运维?熊素娟告诉记者,首华物业公司作为国有企业,将全面承担电梯后期日常维护工作。同时,在打通这一层楼的电梯运行功能之前,首华物业公司也在全楼做了民意调查,征求了住户意见。针对大部分居民最关注的安全问题,物业在新装的临街单元门上,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住户需要挨个到物业去录入信息,才可以开门进楼。另外,单元门口也装了摄像头,物业公司实施24小时监控,以防有人破坏单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