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西社区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记者 董一鸣/摄

        自治停车让居民有位、人脸识别让外人无法穿行、杂乱楼道变身洁净空间……如今的东城区崇文门西街社区4、6、8号楼的居民终于远离了车乱停、人乱进、物乱放的过往。

        这里通过社区、物业、居民三方共担的形式,让这个老旧小区的管理从“失管”变为了“严管”。

        崇文门西大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李佳航介绍,崇文门西大街4、6、8号楼建成于1978年,共有居民848户,其中包含直管公房111户,二次上市商品房50余户,其余均为房改售房,这里曾经是“开放”小区,不仅卫生无人打扫,楼内还可以随意穿行,一层曾经遍布开墙打洞的小商铺,私自占据停车位的现象更为普遍。

        2019年4月,社区通过多次座谈会并进行投票后于同年5月被确定为北京市物业改革试点小区,随后引入标准化物业服务企业。

        北京天岳恒房屋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作为产权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担了双重责任。而整体的物业服务中如何收缴物业费成为试点成功与否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针对现状,社区、物业、业主经过协商后确定了“先尝后买”的模式,即从2019年6月10日至2020年6月10日,由物业企业先给居民提供一年物业服务,居民根据服务情况满意后再缴纳物业费。

        根据事先调查,848户居民中,同意缴纳物业费或看到成效后同意交费的占到了约64%。

        根据社区聘请的第三方机构测算,整个项目的物业费达到了每月3.1元/平方米,这一费用很难让居民买账。为此产权单位、政府、居民三方共担的模式,最终居民的物业费降低到1.5元/平方米。

        降低的部分中,第一年的服务费用由街道补贴114.64万元,第二年根据居民缴纳物业费的比例补贴57.32万元。李佳航表示,物业企业服务满意,居民愿意出物业费的比例达到我们的指标后物业企业才能拿到第二年的补贴,这也是对物业企业的服务起到监督作用。

        对业主代表,同时也是物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纪伶利而言,物业服务一年来的变化是显著的。纪伶利说:“物业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不仅更换了两部年久的电梯,还粉刷楼道,更换花窗等工作,我们的生活环境也从开放变为封闭,不仅增加了摄像头,保安、保洁也让我们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作为居民代表的纪伶利还充分发挥物业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比如对物业费收缴情况进行公示监督,征集居民意见对物业服务进行反馈。

        2020年6月10日开始,物业企业开始收取物业费,截至目前,居民已缴费比例超过了50%的补贴红线,而签约愿意缴费的居民比例更是达到了70%以上。

        社区、物业、居民三方还针对居民停车难问题,结合辖区情况规划自治了123个停车位,同时协调崇文门西大街南侧和东打磨厂路,向社区居民开放54个优惠电子车位,协商摩方购物中心,以500元每月的价格为居民提供40个配有充电桩的地下固定车位,共计217个停车位彻底解决了居民停车难题。同时,除了固定开支外,其余停车费用用于补偿物业费不足,形成物业服务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