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将宝顶重归原位                                               ■记者 董一鸣/摄

        4月6日,距离地面近25米的戒台寺戒坛殿屋面顶端,拥有百年历史的鎏金铜宝顶重归原位。

        千年古刹戒台寺坐落在风景秀丽的京西门头沟,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 年),原名慧聚寺。寺内戒坛殿的戒坛素有“天下第一坛”之盛誉,2020年9月,开启抢险修缮的戒坛殿,其殿堂顶端的百年鎏金铜宝顶出于修缮计划启封保存。

        首次规模性修缮

        “戒台大殿是寺内最主要的殿座,也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次修缮主要任务是排除险情,去除病患,延长其寿命。”首开房地总承包部第八项目部戒台寺项目经理许海龙说。此次修缮施工的戒坛大殿建筑空间保留了辽代当时的布局,由于年久失修,戒坛殿屋面漏雨问题严重,大木结构出现糟朽、劈裂等不同程度安全隐患。经文物主管部门决定开始进行全面抢险修缮,这也是自1984年以来戒坛殿首次规模性修缮。

        “由于修缮对象一般都是具有历史意义和文物价值的建筑物,所以我们一向秉承保护和最小干预原则,保持建筑的历史风韵不受影响。”许海龙进入古建修缮领域已有20余年,他参与过潭柘寺上下塔林、龙岩寺等多个古建修缮项目。他说,进场之后,修缮团队首先对戒坛殿文物进行了保护处理。记者在现场看到,殿外石碑、台阶、石栏杆等都进行了隔离封护,一些尚未施工的部位也进行了油纸铺盖,“这是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文物产生磕碰。”许海龙说。

        制定三套方案

        2020年9月,出于施工安排,戒坛殿顶端的百年鎏金铜宝顶需要启封保存。许海龙解释,因为宝顶处于殿坛屋面顶端,按照施工步骤,应由上往下层层施工。“这次戒坛殿屋面因为漏雨出现了木构件糟朽、劈裂等影响结构安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部分木构件的更换和加固,所以启封宝顶是修缮计划中的重要一环。”

        工程推进势在必行,可是宝顶启封也是修缮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首开房地总承包部第八项目部技术顾问王建中说,百年历史的鎏金铜宝顶工艺罕见,更是首次启封,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而且因为铜制,重量也相当重。戒坛殿场地狭小,大型设备无法进场施工,所以修缮计划的推进几乎全靠人工,这也给启封方案的制定带来了不少困难。

        “我们联合多位古建修缮专家现场讨论,前前后后准备了三套方案,最后我们选择以平移运输方式,将宝顶存放于屋面东侧搭建的平台上,平移运输规避了垂直运输可能产生的磕碰风险。”王建中说。

        启封的宝顶从宝顶珠到须弥座,需要分层拆卸运输。考虑到古建修缮“修旧如故”的标准,修缮团队特别在宝顶各个部件接缝处贴上封条,并进行了东、西、南、北方位标注,确保宝顶重归原处时,与启封前的状态一致。

        整个修缮9月底完成

        “开始!大家动作轻一点,一定看好宝顶接缝处的方位标注。”4月6日10时20分左右,宝顶归位最后施工开始。数十位修缮团队工人齐聚戒坛殿屋面处,四五个人才能勉强抬动的宝顶珠渐渐移动,因为没有使用大型机械的条件,修缮团队利用可以手动操作的起重设备“倒链”将宝顶珠缓缓抬起。宝顶部件的各个连接处已经被工人们抹上“传统粘合剂”——油灰。这种经常被使用于古建修缮的古法材料不仅可以起到粘合密封的作用,还不会对建筑物本身产生任何化学影响。

        11时左右,宝顶珠被稳稳安放,戒坛殿百年鎏金铜宝顶重归原位。“下一步,我们就可以进行一层二层的屋面修整、防水以及檐子油饰等工作。”许海龙介绍,随着工程稳步推进,预计整个修缮计划将于今年9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