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抢修燃气管线 ■企业/供图
白天仔细检测排查,制作抢修件,准备抢修器材设备;晚上条件允许就干“大活”,日前,一场两天两夜的燃气抢修大戏在西城区上演。
此次抢修,所处位置存在“两难”:燃气管道既有中压又有低压,结构复杂,使用年数较长,管道锈蚀隐患突出;地面属于交通繁忙区域,为了减少对交通的影响,白天很难全面展开作业。随着抢修推进,发现漏气点有两处,这就需要同时开设两个作业面,对于抢修人员数量本来就紧张的实际情况,无疑更增加了抢修难度。
北京燃气集团第一分公司运维工程所检测班利用RTK、防腐检测仪等先进设备,根据图档及现场建筑物,准确找到燃气管线位置,并且根据现场情况,沿着管线打孔检测分析数据,最终锁定一处低压一处中压,两处管线漏点位置。检测班班长孙文丰和应急二班班长刘金勇坐镇两个作业坑,随着施工单位开挖,每亮出一段管道,他们就下作业坑对周围土壤层进行打孔检测定位,确认开挖方向,并且将亮出的管道防腐层全部拨开,不放过每一处薄弱点和漏气点。
下坑、剥防腐、检测、土壤层打孔、检测为一个周期,多次重复这一套动作,他们顾不上擦拭脸上的汗水和掸去身上的泥土。最后发现低压管道有多个较大腐蚀漏气面,中压管道有多处薄弱点、2处漏气点。
两天两夜除了查找漏气点还需要在作业坑边进行监护,长达48小时的持续工作,虽然他们的脸上露出倦容,但眼神中依然透露着坚定的意志。
自检测上报疑似泄露区域开始,胡学涛就一刻不停歇,向所部领导组汇报、商讨应急处置作业方案、制定方案、同公司部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到两处作业现场统筹协调工作、掌握作业进度时时向指挥部汇报等一系列工作,参与抢修由始到终,在日间干“小活”时,也电话不断处理日常管理工作,只能利用零散休息时间,和家中年幼的孩子视频通话,顾不得孩子期盼爸爸回家的眼神,便又全身心投入到抢修作业中。
在夜晚月光的照耀下,四溅的焊花和师傅们滴落的汗水,配合着精湛的技艺,显得格外魔幻绚丽,当第一波发现的几处小的腐蚀点修复完毕后,天色已从午夜到了清晨,出作业坑的高航师傅,直了直腰,结束了长达6个小时的高强度坑下作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