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已进入机电设备、装修、市政工程作业阶段 ■记者 董一鸣/摄
学校内的桌椅板凳全部使用环保建材、预制路面实现建筑垃圾“清零”、生物质废水处理系统让实验楼更安全……12月3日,北京支持雄安建设“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之一的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现场绿意盎然。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经理陈昊介绍,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机电设备、装修、市政工程作业,预计项目明年7月交付使用。
北京四中雄安校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由综合楼、初中部、实验楼、高中部、连廊五栋单体组成。陈昊说:“整个校区的四栋单体建筑全部通过连廊连通,未来师生不需要走出教学楼就可以实现在各建筑中的自由往来。同时项目增加了楼道的公共空间面积,并设计了大量采光顶,让楼内环境更加自然舒适。”
作为雄安新区首批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建筑中的绿色智慧建造成为一大亮点。头戴3D眼镜的管理人员来到作业面,迎面走来一名工人,通过眼镜识别后,这名工人的个人信息、作业情况、质量完成情况等数据,通过眼镜的屏幕一并显示出来,呈现在管理人员眼前。而这副眼镜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让现场作业的信息时时回传到项目办公室的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和技术人员隔空交流现场情况,并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如果现场问题技术人员无法解决,可通过系统直接连线到相关专家共同讨论,快速解决现场施工问题。”陈昊说。
项目制作了一套专用APP,可将生产、安全、质量等信息上传,并在项目、业主、监理等成员之间互通,让大家不用到工地便可对现场情况了如指掌。施工现场还设置了电子巡更系统,结构施工中,管理人员根据施工情况到现场巡更点打卡,一旦发现问题可通过系统上传图片信息,及时处置问题。“目前我们项目所有智慧建造系统全部同雄安新区的监管平台联通,方便业主单位及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陈昊说。
项目现场还采取了多种方式提高绿色建造能力。走进施工现场,原本需要浇筑的临时路面全部换成了2米*3米的预制路面,这种材料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以实现周转两到三个项目,综合成本远低于浇筑的路面,同时使用到期后的预制路面可以100%回收。
项目所有装饰材料全部按照2019版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执行,内墙涂料从“耐擦洗”变为了“可擦洗”,耐久性更高。所有室内家具、课桌椅全部按照国家规定的环保标准建材指标。实验楼内安装了生物废水处理系统,让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无害化内部处置。
项目的二次结构和机电主干管线施工已全部完成,装修作业启动,考虑到冬季施工,目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项目的装饰基础处理,待温度达到正常施工条件后将全面启动装饰工作。预计明年7月底,项目将达到交付使用标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