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个月的环境展示提升及试运营,北海公园画舫斋于12月8日正式对外开放。记者从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包括北海公园画舫斋在内,市属公园10处文化空间已经开放8处,涵盖展览展陈、文化展示和商业服务三种类型,其余两处将于本月中下旬开放。
北海公园画舫斋提升工程主要围绕古建筑保养及院落环境整治,包括:地查补屋面、下架及木装修油饰、粉刷院墙、院落排水及地面砖修补等。同时将院落内“春雨林塘”殿、“画舫斋”两座建筑辟为书画展室,增加展览面积约200平方米,公园计划明年在此举办书画展。“镜香室”运用清宫传统棚壁方式进行裱糊,恢复清代风格陈设,新增家具、陈设、贴落等。“观妙室”辟为历史文化展展室,集中展现画舫斋的历史沿革、乾隆与画舫斋等内容。
画舫斋位于北海公园东岸,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是北海著名的园中园,往北可达先蚕坛,南邻濠濮间,根据欧阳修《画舫斋记》而造其形、得其名。画舫斋是一座山林环抱的园中园,院落主轴线上依次排列宫门、“春雨林塘”殿和“画舫斋”。整个画舫斋朱廊环绕,结构精巧,环境别致。同时,几乎所有近代书画家都在此举办过书画展,是中国书画艺术近代摇篮。
同样作为北京市的民生实事项目,北海公园阅古楼及濠濮间景区在今年10月已向游客开放。增建成濠濮间现在的规模,占地面积4416平方米,建筑面积350.12平方米。根据乾隆御制诗记载,用于休憩游玩,读书赏景,观看曲艺表演或进行投壶等游戏活动。北海公园在对濠濮涧景区古建修缮之后,又对室内展陈进行复原,完善提升了导览导视系统。阅古楼是一座集我国历代著名书法之大成的杰出建筑,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保存我国著名的《三希堂法帖》石刻495方,书法、刻法均极其精美,被称为“双绝”。改造提升工程在不干预石刻文物本体的前提下,对阅古楼二楼展厅的展览设施和导览系统进行了很好的提升,有助于扩大和彰显三希堂法帖石刻的价值。
随着画舫斋的开放,标志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今年的重要民生实事项目——“打造开放10处市属公园精品展览及高品质文化空间”工作进入尾声,游客不仅可以领略到传统园林的天人合一,感受古人营造巧思的智慧,也能借由园林中的空间,博古通今,深度体会书画、石刻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画舫斋、濠濮间、阅古楼3处景区实行博物馆方式管理,每周一闭馆,限流参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