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讲党课                                             ■企业/供图

        成立互学互助小组、设立党员卫生区、组建党员特战队、推进党员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近年来,北京隆达公司所属有色金属与稀土应用研究所研究中心党支部发挥组织合力,不断推进党建工作。通过党建引领,2019年实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了27.53%。2020年虽然有疫情影响,完成的合同份额仍有10%的增长,产品收入较同期有15%的增长。凭借党建工作突出成绩,2020年研究中心党支部被评为一轻控股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

        政治学习党日活动抓得紧

        研究中心党支部共有37名正式党员,1名预备党员,2名发展对象及5名积极分子。学习作为党员的第一需要和终身任务,随着线上学习资源日益丰富,研究中心党支部充分结合“线上+线下”各自优势,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

        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晓宇告诉记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他们每周保证2个小时、每月10个学时的培训时长。“学习强国”“长城网”等平台上线后,党支部鼓励党员自我学习,并且通过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对党员学习进行监督。“我们党员积分管理系统共分为六部分,一是参加组织活动,包括三会一课(除党小组会)、集中学习、支部活动;二是履行工作职责,包括完成工作任务,三亮三比三评活动,‘学习强国’学习;三是遵纪守法,包括党章党纪、考勤到岗离岗、缴纳党费、执行制度;四是创新专项,包括参与夸同事、全员创新互学互助、卫生专项;五是党员形象,包括模范带头作用和社会公德;六是对于在其他未涉及方面表现突出的给予加分。在2019和2020年‘七一’,我们连续举办了强国知识竞赛,巩固学习成果的同时,增进党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陈晓宇说。

        研究中心党支部还将党日活动与日常工作相结合,提升党员业务水平。2019年,研究中心党支部共开展党日活动8次,在组织党员观看爱国教育主题影片、组织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的同时,还举办了公文写作培训、组织“康保”扶贫活动以及读书活动。

        受疫情影响,2020年研究中心党支部充分利用网上平台,进行线上教育学习,组织党员线上观看企业家高端对话、国家安全日教育片、线上防疫知识等。

        组建党员特战队解决难题

        为将党建与企业业务相结合,实现双赢,同时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研究中心支部结合实际,开展支部活动,加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交流沟通,营造有色所良好和谐的工作氛围。据了解,研究中心党支部每周召开研发例会作为沟通、解决“科技营销”中出现问题的平台。在会上,党员与研发人员互通有无,创造良好的研发氛围,实现信息最大化的优化利用,保证“科技营销”能够大跨度迈进。

        在一些配套材料中,产品要求精度严苛,需要短时间内解决技术难题。为此,研究中心充分调配各科室资源,成立党员特战队,在科研战斗中,党员轮流在一些“卡脖子”的岗位加班加点,保证关键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研究中心全体员工的努力下,自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取得10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50余项获得国家、部市级奖励。“十二五”以来承担科技部项目1项,北京市各级课题18项,国防科工局军品配套项目12项。申请发明专利60余项,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9项。制定、修订国家标准6项,行业标准8项。

        党支部主导防疫科研工作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研究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科研创新的特点,党员和领导干部主动冲在抗疫第一线和科研第一线,在承担起疫情防控的落实和宣传职责的同时,担负起科研经营任务进度的有效推进责任。

        在疫情期间,研究中心严格要求各项防疫工作,党员主动肩负消毒、卫生工作,监督员工戴口罩。同时,做好科学防控宣传工作,把防控疫情工作落实到位,逐步复工复产。

        此外,研究中心还结合市场需求并分析发展方向,对现有合同、交货期以及疫情期间的产能进行了认真系统性的研究和梳理,制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党员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在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冲在科研试制的第一线,主动加班加点。

        研究中心的科研生产工作,第一季度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产品有所下滑。有色所党委及时调整结构、优化配置,向高新技术和高端应用倾斜,依托现有基础,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立微组装专班,建立“需求-研发-中试-包装-技术服务”的微组装平台,实现了服务高端微组装产业,新产品增幅超过了13%,特别是微组装系列制品的增幅可达到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