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中的东坝车辆段                                              ■记者 周宇杰/摄

        10月29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东坝车辆段(以下简称“东坝车辆段”)。车辆段施工正如火如荼的推进,作为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自2020年4月开工以来,作为3号线一期、12号线共址建设上盖开发综合利用的车辆段,东坝车辆段工程一直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东坝车辆段是北京在建体量最大的上盖开发地铁车辆段。”京投公司所属轨道公司第四项目管理中心工程部部长姬伟说。

        东坝车辆段位于东坝北区北小河西侧地块内,用地南侧为规划东坝大街,3号线及12号线正线由车辆段南侧的东坝大街东西向敷设,车辆段北侧还有平谷线东西向敷设。车辆段选址占地65.34公顷,建筑面积55.249万平方米,车辆段预计将在2023年建成。地铁12号线25标项目经理张会琪介绍,目前两条线路的联合检修库已经进入到结构施工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完成结构施工。

        姬伟说,东坝车辆段的上盖空间建设居住区,没有传统车辆段的断崖式立面给人以隔绝感和压迫感。“在东坝车辆段,宜人的城市公园与城市建筑相得益彰。”市轨道公司规划设计部主管工程师刘艳伟说,东坝车辆段着重考虑车辆段与城市界面的关系,引入山水浅丘的概念消隐车辆段断崖式立面;利用建筑遮挡、景观坡地、垂直绿化等手法削弱了断崖式立面的存在感,缓解车辆段上盖对城市界面造成的影响,实现柔性过渡,让车辆段上盖更好地融入到周边环境当中。另外,东坝车辆段采用国内最先进的轨道减震降噪材料,地铁列车进出时,居民将完全感受不到震动和声音。

        姬伟介绍,结合城市道路系统,地块红线内还将设置两条上跨开放路,既增加了居民的出入便捷性,也解决了由车辆段巨大体量带来的城市道路被阻隔问题。整个上盖区域通过电梯、坡道、景观桥等手段实现人性化立体交通,同时配合绿谷步行景观系统编织成一套便捷的人性化慢行系统。公共设施也将位于地铁站500米范围内,公交与地铁站将高度一体化。

        东坝车辆段施工现场的智能指挥大厅,数十块大屏幕组成一面墙。通过这套智能工地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工人进入工地戴没戴好安全帽,AI就可以检测到,还可以实时通知。”城建道桥集团副总经理兼项目工程指挥马效义介绍,工地内采用无感行为识别技术,在生活区、办公区及工地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化设备,通过抓拍面部特征,实现刷脸通行,并落实全员实名制管理。人流高峰期也可无障碍通行。施工现场可对施工机械进行远程监控管理,特定机械进入特定区域告警。

        预防火灾事故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施工现场,AI旁站系统可全天候无死角对现场作业情况监测,能够区分焊接火花和自然火光。随着工程进行,AI会利用现场数据不停“学习”,成为安全管理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