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北京时尚控股与通州区西集镇车屯村签订“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协议,我所在的时尚控股方恒集团作为帮扶主体正式启动结对帮扶工作,与村党支部携手帮助村民实现脱低增收。公司选派我担任帮扶工作驻村联络员,发挥之前担任第一书记的驻村工作经验,与村书记密切配合,助力车屯村开展脱低工作。

        根据方恒集团帮扶工作安排,我到村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摸清村情村况,协助帮扶工作组确定帮扶工作方向。在车屯村脱低帮扶工作启动阶段,首先聚焦影响村民收入的薄弱环节,带队通过深入调研,掌握车屯村发展的优劣势,并形成《通州区西集镇车屯村调研报告》《车屯村发展难点与对策》等材料,为科学制定后续帮扶工作对策打下坚实基础。

        车屯村的优势在于交通便利所带来的区位优势,周边村落多以草莓、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采摘为主,在通州乃至市里都有一定的名气。劣势就是“人老、地少、四不靠”(不靠山、不靠水、不靠景观、不靠资源),造成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脱低难度较大。

        找到村里低收入的根源后,方恒集团作为帮扶主体依托内外部资源,我组织村委会就车屯村“人老、地少、四不靠”这一关键问题进行调研,召开帮扶工作专题研讨会议,邀请有关领域专家和机构出谋划策。经多方研讨,协助村委会完成《车屯村三年发展规划方案》,明确了车屯村的发展应以加强党建、培养队伍为龙头,以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为主线,变“输血”为“造血”,实现村民的脱低增收。至此,车屯村帮扶工作的重点就成为根据帮扶工作思路和办法,对脱低致富的种子精准滴灌。

        在公司的推动下,结合车屯村的交通优势,通过培育“车屯·梦田园”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的想法。村委会希望通过推进土地合作社模式,引导村民以土地经营权折股入社,将闲置空地变成种植基地,以“新型农业共营体”,为车屯村低收入户增收致富添加新引擎。前期,村民抵触情绪很强,我与村委会耐心收集村民们的意见和问题,经过几个月的大量工作和细致讲解,成功劝说95%的村民折股入社,2018年底注册成立“北京车屯梦田园农业专业合作社”。

        有了土地,第二步就是怎么干好的问题。公司及时提供帮扶资金和资源支持,推进村委会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开展合作,引入有机萝卜、草莓等富硒农产品。方恒集团还出资50余万元,为车屯村建起2座四季温室大棚,支持村民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在企村共同努力下,村民通过精品种植,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了进一步增收。

        我至今记得,当温室大棚里第一批红颜草莓成熟,品质和口感得到市农村农业局和消费者的好评时,村民们脸上露出的笑容,还有村民们被市农村农业局提名参加农产品推介会时的喜悦心情。现在“车屯·梦田园”基地已经成功推出精品蔬菜和精品五谷杂粮两款产品,能够为部分村民提供就业,实现每人年均增收两万余元。

        通过两年驻村工作,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村级领导班子是村民脱低增收的主心骨和领头雁。公司开发党支部和车屯村党支部在企村帮扶工作过程中结成共建对子,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形成促进农民脱低增收和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双赢局面。通过协助村两委开展“案例剖析、集体交流、互相点评”等工作,引导村党员干部找到发展瓶颈、理清发展思路,增加脱低增收的决心和信心。村民们也明显感觉到企村帮扶工作让村两委班子成员逐渐拧成一股绳,大家对村“两委”班子也有了理解、信任和支持上的转变。车屯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评选为西集镇五星党支部。

        四季温室大棚建设时,公司在组织施工单位安全施工的同时,积极协调水务、电力、农办等多个部门帮助村委会解决大棚建设遇到的问题。建设过程中正值北京雨季,影响了施工工期以及种植时间,村民们自发在村委会的带领下进行土地翻耕,尽量抢回被耽误的时间。

        经过企村双方的共同努力,车屯村已经提前完成脱低任务,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大家的收入也有了明显增长。但企村帮扶工作并没有随着脱低目标的实现而停止,特别是今年一季度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车屯村果蔬销售受阻,公司通过组织多场消费帮扶活动,实现农产品销售额14余万元,全力保障村民收入不受疫情影响。

 ■企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