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在海淀区甘家口街道花园村社区内,一条主道上有秩序地停着两排车,大门口有一道横栏杆,两名物业工作人员坐在一旁,一有车辆驶入车位,便会上前查看。“主要是看有没有停车证,有证才能停。”工作人员说。

        停车难困扰社区居民

        花园村社区中许多楼房建于上个世纪60至80年代,现住有500多户居民。由于建筑年代较早,小区内交通规划不够完善,加上外来车辆随意停放,导致社区内部交通拥挤,“抢车位”情况天天出现。居民周伟曾说,一次绕着小区转了四圈也没有找到停车位,狭窄的道路中几辆车缓慢前行,还要时不时探出头四下寻觅。“这是当时找车位的状态,到晚上下班时候基本上找不到。”

        陈华是首开集团所属首华物业公司花园村社区项目负责人,说起该社区停车问题,陈华感慨颇多:“小区不仅仅是停车无序的问题,还有因为停车问题引发起的邻里纠纷,导致很多居民提起这事就摇头,治理难度确实很大。”

        据陈华介绍,花园村社区位于车公庄西路,旁边紧邻写字楼,社区内还有一所小学,这些都是导致社区内车位紧张的主要因素,不时的就会有外来车辆在此停放,都把社区空地当做一个免费停车场。尤其一到了上下学时间,开车接送学生的家长就把社区的东北入口作为机动车的出入口,从东门进入北门开出,如果孩子没到,就在院里停车等着。

        “这些家长倒是方便了,可就苦了社区居民,老人、孩子不敢在自家的院里遛弯,本社区居民私家车下班回来后不能保证有自己的停车位。”陈华说,居民为了能有自己的车位,开始跑马占地,在院子里私自安装地锁和停车桩,这种事情一旦有人开头后就变得无法收拾,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社区里面冒出了很多停车桩,早装的居民找到了理想位置,晚来的只好“见缝插针”,造成了“你不让我停,我就不让你行”的混乱局面。

        破解难题成立车管会

        面对混乱情况,如何解决问题破解停车难,让居民满意?首华物业联合社区工作人员开始入户走访,关于停车问题征求居民意见。

        陈华告诉记者,花园村社区首先要从内部重新合理“挖潜”,实行集中协调管理。结合社区拥堵路段的停车情况,盘活周边小区空余车位,打破区域之间停车泊位“孤岛”,有效疏导拥堵区域停车压力,进一步规范停车秩序;其次通过重新规划优化小区公共区域,对边角地及闲置空间进行二次开发,最终规划出215个正式车位和50个临停车位,最大程度为居民腾挪停车空间。

        为有效治理社区停车问题,在社区党建引领下,首华物业和社区、住户代表、片警共同成立了车管会,开展“停车自治”管理试点工作。但是对于如何成立车管会以及怎样管理的问题,在前期意见征询阶段过程中,车主代表分歧很大。

        家住花园村社11号楼的居民代表刘宾向记者回忆道,对于停车如何收费问题,有的车主同意:“支持收费管理,不收费就没法保障车主利益”。但也有部分车主反对:“收费以后,孩子们来看我们可怎么办?”“我们觉得现在挺好,不用收费也有地方停车,收费就是损害居民利益。你们收费,就是把花园村变成停车场,是在改变小区的土地使用性质”。结果第一次征求意见没有达成一致。

        “到了第二次、第三次征求意思的时候,物业和社区的意见开始被大家采纳,就是交纳停车费的概念,包括后期停车自治收费管理工作由物业负责,车管会监督。”刘宾告诉记者,作为居民代表,他先后和物业、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入户走访,登记车辆信息,解释缘由,劝导大家从大局出发,莫让小区停车难伤了邻里情。“毕竟社区的院子和绿地都是大家的,车主停车占用的是整个社区的资源,尤其是那些在别人家门口和窗前停车的人更是干扰了别人的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按照经济规律来办事,有车人要站在没车人的立场上考虑。”刘宾说。

        经过三次意见征求,前后历时将近1年,“花园村社社区自治管理委员会”组织正式成立,并制定了《花园村小区停车自治管理公约》,这也是车管会功能的延伸。

        三种车证“调度”社区车辆

        据了解,花园村社区车管会将居民的停车需求分成了三种,设立了A、B、C三种类型的停车证。其中,A证为正式车位,即居民包月停车证,75元/月;B证为临时停车证,为阻止外来车辆,8元/小时;C证为亲情停车证,可满足子女探望老人需求,5毛/小时。

        “无证车辆和没有录入社区智能停车系统的车辆来了一次发现没有办法在这里停车了,也就不会再过来了。”在居民周伟看来,不同类别的车证让停车难得到了有效解决。小区前的道路也很少出现随意停车而出现的拥堵。

        “在车管会的引导监督下,首华物业在停车管理中推行车辆差异化管理,按照阶梯价格标准提高停车周转率。优先满足本小区居民停车位需求。另一方面上调临时停车费用,提高外来车辆停车成本,减少‘僵尸车’,增加‘换停效率’。这也得到了社区大多数居民支持。现今社区车位已足够本院内常住居民的车辆停放。”陈华说,停车根本问题还是需要大家都守秩序,小区停车才有秩序。

        今年疫情期间,花园村社区实行封闭管理,为了加强对车辆的进出管理,缓解服务人员不足的情况,首华物业在花园村社区安装了智能停车道闸系统,将小区内的车辆信息全部输入到后台系统内,车辆进出时便会自动识别抬杆。不仅缓解了门岗人员的工作压力,更能准确识别、严格把控。同时,随着《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物业管理细则更加清晰明确,极大保证了收费工作能够顺利而有序进行,为后期物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为解决学校复课后上下学时间车辆拥堵的问题,首华物业采取禁止家长开车进入,加派工作人员疏导的措施,每天早上由物业人员为学生开辟一条快速通道,老师和保安带领学生进入校园;放学时,物业将社区北门暂时开放一小时,仅供学生放学通过。这种分流加快通行的方式,使高峰时段的堵车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