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居住在桦皮厂胡同8号楼的居民不仅在原址上搬进了新楼,还拿到了心心念念的房本。居民纪阿姨告诉记者:“新房子布局特别好,看着就舒适。楼道里还有安全扶手等‘适老化’设备。”令居民们欣喜的是,每户家庭都进行了水电气热智能化升级,安装了太阳能集热板和阳台热水器等节能设施,降低了能源消耗,为居民节约了用电量。
桦皮厂胡同8号楼位于西城区新街口街道,是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5层住宅楼房。几年前,西城区相关部门经过前期勘查发现,桦皮厂胡同8号楼房墙体开裂,部分构件脱落,电线、燃气管线等明线挂在楼体外墙上。2023年9月,桦皮厂胡同8号楼全拆除改建工程正式启动,西城区属国企德源集团作为实施主体,与市、区、街道等多部门联动,坚持有解思维,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边尝试边突破,最终将危楼通过拆除原地重建方式得以焕发新生。
“桦皮厂胡同8号楼危旧改造项目(以下简称“桦8危改项目”)在规划过程中,在不影响临近居民楼采光的同时,将楼体建设与临近道路平行,做到改造后楼体不占道。在楼房的结构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调整,由原来的砖墙承重优化为钢砼墙体,节约了空间,提升了户内使用面积。同时,对公共区域进行了优化,比如合理退线,管井外移,增设电梯等。”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改造后的桦皮厂胡同8号楼采用坡屋面,坡屋面采用小青瓦、灰色玻纤瓦等,与街区传统风貌相协调。
“桦8危改项目的难点在哪里?首先产权主体多,其次实施主体非产权主体,产权注销后会带来后续的系列影响等,其中最难的就是转移登记产生税费,需要交纳契税。”规自委西城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城区成立工作专班,并结合危旧楼改建已出台政策,规自委西城分局创新性提出“产权主体不变、实施主体代建”“先注销后首次、一户一首次”的总体办理思路,按照《危改试点意见》相关要求,单套住房包括新增建设面积在内,房屋性质统一登记为“按照经济适用房产权管理”。其中,原住房已转为商品房、已购公房的部分,在办理不动产权登记时进行注记,上市转让时商品房部分无需缴纳地价款,新增面积部分应缴纳。新街口街道联合社区及德源集团,发挥责任担当,采用逐户上门、拉家常等方式,主动“问需”,跟居民做好沟通交流,将政策宣传落到实处,精准做到“一户一案”,帮助居民算好长远账,助力居民圆梦新居。与此同时,桦皮厂胡同8号楼在改造过程中,采用了新型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将建造工期缩短了75%以上、实现3个月建成封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