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发望京养云”住宅小区 ■企业/供图
日前,朝阳区南皋路南侧,一个名为“建发 望京养云”的住宅小区正在进行路面铺装工作。作为本市首批高品质住宅建设项目之一,北京城建十六公司项目团队用高品质建造实现了高品质住宅的亮相。
2021年,北京市试点推行高品质住宅建设,出台的《关于规范高品质商品住宅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对高标准住宅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主要指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健康建筑和超低能耗技术的4项建筑技术。
“建发 望京养云”项目作为首批8个项目之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崔各庄乡南皋路南侧,南影路东侧。总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包含6栋住宅楼和1栋公建,项目全面应用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即不通过传统的采暖方式和主动的空调形式来实现舒适的冬季和夏季室内环境的建筑。
在项目总工程师戚荣坤看来,高品质住宅只有坚持从第一根桩基开始都严格施工标准和技术方案,才能让项目最终实现高品质。
项目团队面临的首个难题便是地下水位过高,由于项目所在地地下水位标高与自然地面持平,加之小区设计呈现围合式布局,楼座依靠自身重量可实现抗浮,但中间区域的车库结构较轻,容易形成浮岛效应。为此,项目策划阶段将常规设计的“井”字梁板式筏板基础型式变为设置抗浮锚杆的方式,从地下将车库结构拉住,避免地下水上浮对车库结构的破坏,采取这种方式比“井”字梁做法提高效率30%。同时,项目使用了止水帷幕墙体系,这种结构相当于在基坑砌筑一圈可以阻隔外来地下水的闸门,让地下结构施工和未来使用更加安全。
阻隔来水的同时,项目部还创新应用了一种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材料,其相比传统的SBS防水卷材,不需要热熔防水层粘接并在其上浇筑5公分厚的混凝土防水保护层,减少了工序,省去了数十车混凝土用量,同时这种材料硬度更高,还兼具一定柔韧性,如同塑料折扇的质感,可以更好筑起防水屏障。
地下施工一丝不苟,地上作业更要精益求精。按照高品质住宅建设要求,整个项目装配率要达到91%,拼积木式盖房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缝隙、孔洞过多,对保温隔热的施工要求也更加严格。
为此,项目采取组合建造模式,即预制墙体之间都设有剪力墙后浇段进行浇筑作业。同时,该项目使用拉片式铝模板进行施工,减少了对拉螺栓带来的孔洞数量,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了减少施工孔洞70%,降低了漏气隐患。对于装配式结构的缝隙封堵,技术团队在内墙根部的缝隙处全部粘接了隔气膜,而在外墙外侧安装了透气膜,实现对缝隙漏气的双保险控制,为项目打造被动式住宅起到了关键作用。
与此同时,整个项目还穿上了25公分厚的石墨聚苯板保温外衣。如果说普通建筑的外保温是一件“卫衣”,那么这个项目外保温如同一件加厚的“羽绒服”,让建筑完美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搭配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并满足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求。
如今,该项目已经基本完成建设任务,但是对戚荣坤来说,如此高标准的工程施工难度可想而知,需要专业的技术和精细的工艺。他说:“我们项目人员基本都是第一次接触,没有成熟的经验,只能边施工边摸索,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习、培训和研讨,针对各专项设计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保质量履约的同时,也积累了高标准建筑的施工经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