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可进行自动巡检设备 ■记者 董一鸣/摄
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运维巡检机器人亮相服贸会综合展区,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款机器人上半部分拥有常见的机械外形,下半部分为履带式结构,“酷炫黑”的外表为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展台带来不少人气。
机器人旁还有一部由电脑屏幕和传感手套等构成的一体化设备,它就是巡检机器人的操作台。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生产技术部罗金介绍:“这款机器人配备传感器,可以精准识别人体动作。只要戴上传感手套,我做什么动作,它也会跟着做,过程是同步的。”
罗金戴上传感手套,随着他的手臂抬起,机器人的手臂也随之抬起,动作灵敏度十分高,一些类似抓握的微小动作,机器人也能完美“还原”,机械臂末端“手”的部分甚至可以灵活“拿”着工具进行各种操作,随着罗金在操作台前的动作,一瓶水由机器人拿起递到了记者面前。罗金说,这款机器人属于一款临场感随动特种机器人,具有自主和遥控两种行动模式,不仅可以通过操作台控制,也可以进行自动巡检。而自主和遥控模式的随时切换也让这款机器人使用领域非常广,无人值守的变电站、地下管廊、地铁隧道等等,机器人平时可以替代人力进行日常巡检,作为一款最新的运维智能机器人,爬坡、越障这些都难不倒它。另外,机器人还能通过机载的多种传感器实时检查现场的有害气体、烟雾及设备温湿度,可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异物入侵等异常现象。如果一旦发现自主状态下解决不了的问题,机器人会通过报警方式提醒操作人员,由自主行动切换至人工遥控前往排除现场故障。也就是说,即便人不在故障现场,也能通过人工遥控使用机器人给故障做“远程手术”。
做“远程手术”的距离到底有多“远”呢?传感动作如此灵敏,那么是否意味着机器人距离操作台一定距离后就无法进行运作?对于这个问题,罗金表示,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仅靠操作台和机器人本身自带的无线传输距离可达一公里,“只要有网络,即便操作系统和机器人本体在不同的国家也能连接操作。随着5G网络的普及,机器人远距离操作中产生的网络延迟问题会得到解决,功能也将更为完善。”罗金说。
本届服贸会,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现场共展出运维巡检机器人1个实物展和北斗定位人机安全位预警系统等8个视频展。其中,北斗定位人机安全位预警系统获评服贸会科技创新示范案例。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爱敏表示,作为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力军,中铁电气化局致力于智能建造和智慧运营维护领域的研究,推动“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飞跃。下一步,中铁电气化局将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持续推动智造技术的不断提升,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为建设交通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