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金融机构带来的科技应用展示                              ■记者 董一鸣/摄

        9月5日,记者在金融展区看到,各金融机构纷纷“秀”出金融支持服务贸易新应用,金融科技、脱贫攻坚、对外开放等领域展览展示为观众呈现金融盛宴。

        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展览面积达6555平方米,分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展区、金融业对外开放展区、金融业支持全球服务贸易展区、未来金融与智能金融展区、全球财富管理展区五大展区。记者走进建设银行展位,在仿真机器人大堂经理指引下,观众可通过数字可视化大屏和VR数字化展厅展示、互动游戏、视频直播等环节,体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给银行经营带来的变革。大屏幕上闪烁的一组组数字吸引了不少观众关注,“这是我们去年末推出的‘全球撮合家’智能平台,支持跨境项目、服务和商品的发布与精准匹配。”建行国际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为具备跨境贸易、投资、合作诉求的境内外企业搭建的数字化平台,可解决跨境交易场景中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高的痛点、难点问题。疫情发生以来,平台发布713家注册企业的各类进出口信息1690条,建行北京市分行成功撮合海外急需的防疫物资848万件、交易金额超过1亿元,还为企业配套提供支付、结算、汇兑、融资在内的综合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展会上,多家金融机构将集中展示服务“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等跨境金融服务案例。

        在中国银行展位,观众能看到中行跨境撮合服务的最新应用案例,中行通过构建全球中小企业投资合作与交流信息化平台,助力解决中小企业引进技术或出口产品销路等问题。工行推出了“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服务,通过搭建开放式境内外企业需求发布平台、举办线上线下撮合活动等方式,促进企业之间达成商品、服务、技术、项目、资本等领域合作,并适时提供配套政策咨询及跨境结算、融资支持等金融服务。

        在交通银行展位,很多观众直奔“交银跨境e金融”展示大屏,了解平台提供的境内外、内外贸、投融资、离在岸一体化跨境金融服务。“和传统网银平台不同,针对进出口企业备货、生产、商贸等各个流程,平台都会匹配提供不一样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工作人员说。

        在本届展会上,各家银行保险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企业各显身手,带来刷脸支付、云上店铺、智能风控等科技应用展示。在工行展位门口,一辆白色的“小融未来号”智慧金融服务车引人注目,它不仅像一般银行自助机具一样可提供银行卡定制、缴费、手机充值等金融服务,还可当快递柜使用,支持取件码和刷脸取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