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建工北方公司承建的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工地上,机器轰鸣,塔吊林立,9月1日,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门诊楼主体结构封顶,为明年7月前实现门诊全面接诊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铁建工集团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经理张磊介绍,西藏自治区医院项目是党中央特殊关怀西藏的三大民生工程之一,是一所立足拉萨服务西藏辐射周边的医疗中心,将打造以心脑血管、创伤急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眼科口腔、康复医学等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国家(高原)区域医疗中心,重点承担全区疑难危急重症疾病诊疗和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救援任务,突出解决严重威胁各族群众健康问题的心脑血管、创伤、呼吸等高原地域性疾病。
“西藏自治区医院以高原格桑花为设计原型,借助格桑花圣洁、坚韧、吉祥的文化寓意,对绽放中的格桑花形态采取抽象、提取、衍生进行建筑总体布局设计,从空中俯瞰,门诊楼、医技楼、住院楼等医院主体建筑组成了一朵美丽的格桑花。”张磊说。
项目地处青藏高原地区,高寒、强紫外线、昼夜温差大等特殊气候条件给工程施工带来挑战。在防水工程方面,项目部选用低柔性、耐候性好的材料,采用“非固化+防水卷材复合”施工技术,确保材料能够经受高原气候环境的考验。在混凝土浇筑方面,受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地面下低温影响,混凝土水分易蒸发导致龟裂,影响混凝土使用耐久性。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白天进行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收面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项目建设地紧邻拉萨河,地质情况大部分为砂夹卵石地层,地下水位高、渗透系数大。为确保基坑施工安全,边坡在河流冬季枯水期施工,通过对粗颗粒冻土边坡的分析研究,确定喷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选用防冻剂做好边坡养护与保温,完成了季节性冻土边坡施工。同时,项目建设地海拔高度超过3650米,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启用了环境监测及喷淋联动系统,实现对现场扬尘、风速、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绿色施工要求落实到位。为提升现场施工管理水平,项目部引入“智慧工地大数据平台”,利用BIM、物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等信息技术将工程信息化、自动化应用高度集成,实现无论工人处于何地,项目处于何种状态,都能通过一个窗口迅速掌握。
“目前,我们正全力推进项目主体结构施工。我们将严格按照建设程序要求,把握好各项施工节点,保质保量,全力推进西藏自治区医院建设工作,确保项目早日建成。”张磊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