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翔在工作中                                                          ■企业/供图

        李翔2016年硕士毕业后在北京环卫集团安定填埋场工作至今。他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事业中求知探索,不断推进渗滤液处理工艺的技改创新,2023年发表专业论文2篇,获得北京市环境保护中级职称,并多次获得北京环卫集团创新比赛奖项。

        李翔紧盯设施升级改造及新项目建设,同时主动学习有限空间作业知识,多次代表北京环卫集团参加市、区等各级比赛,获得“北京市安全生产技术标兵”称号。

         以学促干    积极探索渗滤液处理

        自入职以来,李翔扎根一线生产设施,从事渗滤液处理的生产技术管理工作。7年里,他致力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成功开展技改创新20余项。他的团队先后获得环卫集团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公司级创新比赛奖6项。他还注重总结提升,2023年发表专业论文2篇,包括核心期刊1篇,并于2018年获得北京市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职称。 

        外置式超滤系统是渗滤液处理的关键一环,但存在通膜复杂、效率低的问题,制约渗滤液处理系统稳定运行。为攻克这一难题,李翔翻阅书籍,充分了解外置式超滤设备的运行原理;向实际学,分析市场设备特点及运行数据,带领大家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试验,成功设计制作了一套新型超滤通膜设备,并在使用中对关键部位进行升级,既提高了通膜作业的安全性,又提高了通膜作业的效率,该成果已推广至环卫集团其他渗滤液处理设施。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完成可移动式膜化学清洗设备改造,显著提高纳滤、反渗透膜的化学清洗效率;完成生化池旋流曝气系统改造,克服微孔曝气维修不及时的影响;完成安定浓缩液蒸发设备节能改造,收集利用填埋气为蒸发设备进水预热,全年可节省电量约50万度,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李翔深知不能固步自封,生搬硬套,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他积极参与行业论坛,开拓眼界,了解行业内先进经验,并开展多项现场实验,推动技术落地。他连续两年组织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设备国产化试验,通过长期运行对比,分析国产膜组件和进口膜组件的优缺点,为设施经济化运行提供思路。为探索降低浓缩液产量的工艺、技术,他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开展现场正渗透等试验,总结试验数据、运行参数,初步判断可行性,为公司储备技术,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李翔不仅自己学,还重点围绕理论知识、设备维护、行业新技术等方面,定期组织开展部门技术培训,营造“积极学习、全面发展”的氛围,全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运行队伍。     

         自我锤炼    不断提高综合能力   

        李翔不光学习专业技术,还主动拓宽知识广度。他先后负责安定老设施升级改造、安定填埋场增容挖潜渗沥液处理服务、南宫马家楼除臭设备升级改造等项目管理工作。方案设计阶段,他结合运行经验细化设计,规避不合理之处;建设期间,他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工期及质量;运行期间,他关注调试、试运行参数,保障项目投产运行。在运行、项目管理期间,有限空间作业是必不可少的,为提升作业规范性,他从自身着手,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并连续3年代表环卫集团参加北京市、大兴区及城管委系统等各级比赛,曾荣获北京市级比赛二等奖1项、大兴区级比赛二等奖1项,城管委系统比赛二等奖2项。

        2020年,李翔被选为党支部组织委员,他加强党的理论知识及党务知识学习,在进一步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基础上,全力做好支部党务工作。2021年他被借调开展集团园区改革方案、集团总部部门职责编制等工作,他不断学习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并同基层设施运行管理有机结合,工作能力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     

         人生在勤    主动学习适应新要求    

        2023年,因工作需要,李翔从一线生产部门转岗至党群工作部,负责公司的学习宣传工作。面对新岗位新要求,他努力学习,拒绝让“不懂”“不会”制约工作。

        李翔先后参加市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示范培训班、集团保密工作培训等,提升政治素质,提高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环卫从业人员,作为一名新征程上的党务工作者,李翔坚持脚踏实地立当下,青春做笔写未来,自觉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通过学习感悟初心使命、提升工作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