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市新闻办举行《北京市关于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发布18项具体举措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底形成标杆孵化器示范引领、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骨干支撑、其它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齐全的梯度接续创业孵化体系,孵化器专业化、价值化、国际化程度实现整体提升,国际孵化服务网络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进一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有力推动北京成为全球硬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宇蕾表示,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动高精尖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自1989年北京第一家孵化器成立以来,历经30多年的发展,北京共有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500余家,其中,市级孵化器106家,国家级孵化器71家,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孵化器参与的投资基金超过300亿元,规模在全国最大;近10年孵化上市企业200余家、独角兽企业30余家。2022年北京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10家引领类标杆孵化器和13家培育类标杆孵化器。
《指导意见》首次提出加强与北京原始创新资源相匹配的创业孵化能力建设要求,支持孵化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探索超前孵化、深度孵化、耐心资本孵化等新范式。《指导意见》明确,充分发挥孵化器对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支持孵化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顶级战略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超前深度孵化;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布局高能级孵化器,强化孵化器在产业创新生态中的枢纽作用;鼓励领军企业建设产业孵化器,支持领军企业与孵化器合作,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孵化器联合社会资本设立早期基金,鼓励耐心资本建设孵化器;推动孵化器、加速器和特色产业园区等共建创投基金和创新平台,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接续机制。
《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孵化器的领域布局和区域布局,要聚焦高精尖细分产业领域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强市区联动,在“三城一区”、中关村示范区重点布局,充分发挥孵化器在支撑区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赋能全市高精尖产业创新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