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国资委主办的2023年国有企业应用场景发布会近日在中关村软件园召开。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劲,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一级巡视员侯云出席并致辞。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副主任、海淀区副区长武凯,市国资委副主任赵加凡,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成果应用处处长陈建刚等有关领导出席本次大会。
本次活动以“融通创新 智引未来”为主题,采取“1+3”形式(1场国有企业应用场景发布会加3场专题对接会)举行。现场发布的《2023年国有企业应用场景白皮书》集中展示了108项国有企业应用场景,项目投资总额43.8亿元,平均投资额4300万元。本次发布的应用场景呈现出项目体量大、需求范围广、开放合作程度高、前沿技术应用新、解决痛点针对性强五大特点。
其中,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管理车位资源,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助力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智能信息化平台项目推进数字化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助力纵向产业数字化发展与横向协同效率提升;基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公园的智慧能源示范应用项目创新绿色能源系统投资建设模式,推动实现现代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共生。
会上还发布了《2023年前沿技术解决方案集》,以国有企业应用场景需求为导向,80余家科技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为智慧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前沿科技三大热门需求领域提供了百余项前沿技术解决方案,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前沿技术与产品。
侯云表示,市管企业作为全市应用场景建设的主力军,在开放场景资源带动成果转化落地和助力科技企业成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管委会将会同市国资委围绕相关工作开展持续深入的沟通对接,以场景创新助力首都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共同形成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曾劲表示,此次邀请百余家科技企业和高校院所共同交流,更好地发挥了应用场景对接的平台作用,希望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携手创新。一是继续推进全域场景开放,聚焦北京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环节,谋划更多具有牵引作用、标杆效应、颠覆性的应用场景,加速技术迭代,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聚焦“三城一区”、北京城市副中心等重点区域,加强与津冀场景创新资源联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聚焦城市运行保障和民生服务的重点领域,加快智慧城市应用落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二是强化场景供需合作,统筹利用各类创新资源,与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等开展场景联合创新,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孵化与推广应用;希望更多科技型企业、高校院所参与国企场景建设,提供具备核心科技能力的技术解决方案,全力提高首都创新链整体效能。三是着力构筑协同创新生态,以场景牵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重点领域“卡脖子”技术“从0到1”的突破;以场景培育数字经济新生态,加速数字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融合;以场景凝聚创新优势力量,强化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加快促进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与流动,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转移、转化和落地见效,共筑首都开放创新发展生态圈。
在智慧城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前沿科技3场专题应用场景对接会上,京能集团、京投集团、京城机电等15家国有企业现场发布应用场景需求。华为、旷视科技、中国科学院过程所等14家科技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了技术解决方案路演。相关单位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实际问题和技术需求进行了现场交流讨论。
市国资委相关处室负责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各市管企业、中关村科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