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管家示范院揭牌                ■记者 刘偶/摄

        “楼顶的防水老化,什么时候可以全面修缮?满是尘土的楼道、破损的玻璃、闹心的排水系统哪里负责更新维护?没有物业、没有管辖单位的房屋,我们到底该怎么办?”8月21日,随着小巷管家示范院揭牌,住总北宇天诺物业宫门口头条甲18号院物业管理服务正式启动,困扰宫门口头条甲18号小楼居民长达30年的生活难题终于得以解决。据住总北宇天诺物业党支部书记李志新介绍,该院居民每年每户只需缴纳600元物业费,即可享受16项套餐式物业服务。

        30年无“主”小楼无人管

        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头条甲18号,是一座1989年建成的三层小楼,地上二层、半地下一层,共有14户居民。居民吴阿姨告诉记者,此楼最开始由北京照相机厂当做职工宿舍分配给厂内职工,该楼还有部分当地回迁户。入住没多久,由于北京照相机厂体制改革,产权单位发生变更撤销,因此小楼建成不到两年,该楼就成了“无主”小楼,无人管理状态一下子就是30年。

        “房顶漏雨、自来水管爆裂、下管道堵塞……这些全要我们自己处理。之前也曾找过街道社区,但因为我们楼的特殊情况,没人能管。”吴阿姨告诉记者,该楼大部分管线均已超龄服役多年,所以每年小楼都会发生几次硬件设施故障。“最麻烦的就是我们楼厕所下水道,花钱人都不乐意干。”

        据了解,由于该楼化粪池在建设时没有直接与大市政管线连接,所以基本每隔两天,居民就要人工启动化粪池里的泵机,将池中污水先抽到隔壁院的化粪池中,然后再集中到大市政管线中。由于泵机寿命有限,基本每隔一年到一年半左右时间,居民就要再次集资,找专业人员对化粪池中泵机进行更换。“花钱事小,关键人难找。我们这几年光泵机就换了好几台,同时由于出问题的时间都在夏天,化粪池里臭气熏天,所以给钱都没人愿意来换,尤其这里头沼气浓度高,容易发生意外,不是专业作业队我们也不敢瞎找,经常是又搭人情又搭钱,特别头疼。”居民告诉记者。

        套餐式物业服务优惠居民

        “去年我们找住总北宇天诺物业,光维修各类管道、屋顶等硬件设施就不下十次,家电维修、空调清理、煤气罐更换等小事更不计其数,所以今年我们征求全体居民意见后,找到街道居委会,把希望住总北宇天诺物业接管我们楼物业服务的想法进行了沟通。”吴阿姨告诉记者。据了解,当住总北宇天诺物业得知这一情况后,经过与新街口街道办事处及宫门口社区居委会多次走访、协商,召开座谈会听取18号居民意见后,最终决定尝试为居民提供套餐式物业服务,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因为之前这个楼情况特殊,所以我们一直对该楼住户情况多加关注,基于平时了解和多次实地深入调研,我们最终为居民量身定制了16项套餐化服务。没想到居民拿到方案后,立即全体通过,14户居民仅用2天时间就全部与我们签约。”李志新说。

        据记者了解,小巷管家套餐式物业服务包含多种居民急需的基础物业服务,如为居民提供每日不少于1次的公共区域卫生清洁、安全巡查、公区大件杂物清理,24小时物业管家、煤气罐更换服务、定期纱窗换新、室内电器线路检查、室内水电零修、空调室外机清洗、污水设施和管线维护等高性价比的优质服务。“我们经过测算,全部套餐服务综合成本在1860元,为了优惠居民,同时真正发挥出我们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最终决定每年每户只收600元物业费。同时我们已派专属‘小巷管家’与该楼居民进行对接,让他们享受到一直所期盼的专属服务。”李志新说。

        试点打造可复制样板

        “我们希望通过本次小巷管家套餐式物业服务试点,让这一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争取未来能为更多此类‘无主小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李志新说,这次小巷管家套餐式物业服务模式的尝试,成型于公司以往对街巷服务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借鉴,和对宫门口头条18号居民需求及实际情况的考察。同时,北宇天诺物业也将本次服务作为在党建引领下社区治理与物业管理融合共进的积极尝试,政府牵头基础配套设施改造提升,物业公司同步进驻、全程参与。在提升物业服务品质、服务为民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引导居民缴费意识,从而推进院落物业管理发展驶入良性循环,提升地区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逐步走向市场化运作模式,让更多居民享受到高质量物业服务,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善。

        据悉,小楼启动物业管理后,街道还会对院内水泵更换和改造,上下水改造,重新更换屋顶防水等工程进行跟进。北宇天诺物业公司也将安排最强力量保障服务,落实24小时服务和专业管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