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美丽北京建设成果,回顾“我的环保十年”。6月1日,第十届北京生态环境文化周(以下简称“环境文化周”)在位于西城区的“天宁壹号”剧场拉开帷幕。6月1日至7日,第十届环境文化周以“美丽北京,十年有你”为主线,集中推出14项线上线下生态环境主题宣传和公众参与活动。

        第十届环境文化周由市生态环境局、市委宣传部等8家单位联合举办,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开幕式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长达40米由30块展板排列而成的主题展览展区,图文并茂展示了10年以来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历程和丰硕成果。这也是本届环境文化周的一个重点内容,展现北京生态环保工作的跨度、精度和速度。

        6月1日至7日,全市63家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和60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也将全部开放,为公众近距离了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搭建平台。

        6月3日,“我爱地球妈妈”北京市中小学生生态环保演讲比赛决赛将在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举办。届时,经过市区两级选拔脱颖而出的46名中小学生将围绕“我与自然的故事”演讲主题,生动讲述他们的生态环保故事,发表孩子们的环保宣言。

        6月5日环境日当天,作为环境文化周的重头戏,将在海淀区的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举办北京主场活动。届时,生态环境志愿者代表、市民代表以及相关单位负责人等齐聚一堂,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展开深入交流。

        此外,为了能让市民更加深入地了解北京生态环境保护背后的故事,环境文化周还特别安排了两场沉浸式体验活动。6月2日和4日,将组建两个由生态环保人、生态环境志愿者等组成的环保观察团,实地探访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和“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丰台区,探寻北京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将治污从“漫天撒网”转向“精准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