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市国资委、市科协联合举办北京科技创新·碳中和推进会,成立北京碳中和学会,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印春,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劲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晋秋红,市科协副主席郭鲁钢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
北京碳中和学会由京能集团联合北京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共同发起,将面向全球低碳绿色转型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国家、北京市重大需求,促进碳中和领域的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等学科跨界协同,力争成为国际碳中和领域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刘印春在致辞中强调,北京碳中和学会成立恰逢其时,是北京市推进“双碳”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对运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集聚专家智慧,有效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助力北京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北京碳中和学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服务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前瞻性、战略性、储备性研究;推出创新应用场景,围绕社会需求,推动院士、专家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推进技术产品在市场实际应用;团结联系服务好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化同碳中和相关科学领域重要国际、国际科技组织的联系合作;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学会建设,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助力国家“双碳”工作取得新成效作出北京贡献。
沈洁表示,北京碳中和学会的成立,就是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联动,推动“产学研用”合作,推动跨学科发展,是促进技术产品研发推广的一次实践。市科协将积极支持学会聚焦推进创新驱动的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开展“双碳”基础研究,开展国际化、前沿性、交叉学科、跨界融合的学术科创交流活动,促进“双碳”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北京市科协将以最优服务最快速度推动国有企业科协的成立,与北京市国资委共同推动举办应用研究为主的前沿学术交流活动,推动企业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服务机制,推动建设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开展千人进千企、金桥工程等活动,建设“科技馆之城”,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曾劲表示,近年来,市国资委坚决落实科技强国战略,大力支持推动市管企业强化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高端人才“蓄水池”。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将为双方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强化市管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激发市管国有企业科技工作者的奋斗热情、推动创新人才培育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希望双方深入落实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交流合作,推动市管企业打造跨界协同创新,产学研合作平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市管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进一步推动市管企业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更好参与科普工作,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了解,北京碳中和学会名誉理事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倪维斗。学会理事长为京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帆。会议还特别邀请了杜祥琬、聂祚仁、倪维斗、费维扬、毛新平5位院士,针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民政局相关处室,北京碳中和学会会员代表,北京市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等基层组织代表参加会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