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手机图片库,一名身穿防护服的男子在车辆后座上疲惫不堪的睡着了,男子胸前贴着一张醒目的“金隅红树林”标签……从6月21日起,金隅集团旗下所属环保企业金隅北水环保公司和金隅红树林公司北京事业部紧密协作对新发地市场流出物品进行处置,用三天半时间共处置肉类、海鲜等43.3吨,覆盖全市485个点位,提前1天完成清理处置任务。
每辆车日跑近200公里
时间回到6月19日23时,北京市召开紧急专题部署会,会上金隅集团接到对新发地市场流出物品进行回收处置的任务。留给企业的处置时间只有不到五天。
6月20日一早,金隅北水环保公司和金隅红树林公司北京事业部都进入紧张的人员动员及收集、处置方案制定中。此次针对新发地流出物品回收和无害化处置,涉及全市15个区的485个点位。6月21日中午,两家企业完成了疾控中心专业培训,第一批处置人员驾驶专用收集车辆开始了回收工作。北京事业部经理助理刘宾作为分拣一组队长第一批赶赴海淀区某处置地。
佩戴N95口罩,橡胶手套紧紧贴在手上,里面穿着防护服,外面裹着隔离服,“全副武装”的处置人员感觉呼吸都有些困难。由于防护服密不透风,加上收集工作都是人力搬运,刘宾说:“穿上十分钟,就能感觉到汗水开始往下淌。”
由于时间紧急,三天半的收集运输中,50余名分拣组人员、11组处置车分散到全市15个区收集各类流出物品,仅车辆行驶里程就达7000多公里,相当于每辆车每天要跑近200公里。
不惧恶劣环境
此次主要涉及农产品、肉类、海鲜的回收,许多区域早已封闭10天左右。在某点位收集时,肉类海鲜腐烂的臭味直钻处置人员的鼻腔。分拣二组队长、北京事业部生产运行部经理刘海民说,面对如此恶劣的处置环境,队员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忍着恶臭将所有的物品逐一装入处置袋,然后再套上一层处置袋,防止刺破和渗滤液流出,再将两层袋子包裹的物品封箱后放到专业冷链运输车辆里。
485个点位中,最多的点位有接近10吨物品,房山大安山某点位仅有几斤回收物,但分拣组依然要从良乡驱车单程90分钟取回。6月,天气异常炎热,包裹严密的处置人员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将这些新发地流出物品全部安全无误运抵处置线。
无害化处置回收物
流出物品收集完毕,处置线这端,金隅北水环保公司两支突击队早已严阵以待。金隅北水环保公司循环经济部副部长、处置突击一队队长张科介绍,所有收集来的流出物品由专用冷链物流车直接送到焚烧口下的平台,由卸车人员再送到自动升降梯处,依托北水公司安全、便捷的处置系统全程无接触直接高温焚烧。
所有车辆进入厂区后都专线运抵处置线,进行车辆消杀、内部消杀,所有人员完成任务后再进行全身消杀。设备部技术员许伯益在现场进行无死角消毒,他穿着防护服背着40斤的消杀桶至少要连续工作4个小时。设备部技术员刘健是卸车人员,他要搬着一箱箱回收物送至输送设备上。第一次走进专用冷链车时,也许紧张也许是温差过大,穿着隔离靴的刘健感觉脚下打滑,每挪动一步都十分艰难。
最终运抵处置区的物品要由专人盯守进行焚烧,处置人员张威还要忍受旁边的高温设备,即便如此,在防护服里,他还是穿一身秋衣秋裤,就是为了让衣服吸收些汗水,让身体能尽量干爽些。
6月24日,金隅集团比计划提前一天圆满完成了处置任务,所有参与处置人员进行了两次核酸检测并在附近酒店进行了隔离后返回工作岗位,继续进行日常工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