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温保障物资跟上,保障工友清凉度夏                            ■记者 刘偶/摄

         喝冷饮、吃西瓜、回到宿舍还能享受空调冷风......8月4日10时,随着施工现场早班作业人员陆续下工,守候多时的项目部管理人员给他们送上各类防暑降温用品。这是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北京分公司通州六小村安置房1标段项目部开展的为现场600余名工友送清凉活动。项目经理卢敬云介绍说,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地下二层车库的主体结构施工,预计8月底即可冲出正负零,今年春节前实现主体结构封顶。

         六小村安置房项目是城市副中心在施民生工程,位于城市副中心范围内张家湾古镇西南侧,棚改范围涉及张湾镇村、立禅庵村、宽街村、施园村、唐小庄村等,与北京环球度假区隔六环相望。据了解,该工程建成后可为当地六个村的村民提供5000余套住房,其中由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北京分公司承建的1标段,总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共包含14栋住宅楼,1143套安置房。

         “相比传统棚改项目,我们这次安置房项目完全采用EPC模式。”卢敬云说。据了解,相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EPC总承包模式更加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可高效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

         记者看到,整个项目正处于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基坑内外各种排水井让人目不暇接,常规每隔50米一个的应急井,在这里不到20米就设置一个。卢敬云告诉记者,由于当地气候特殊,进入汛期后,大部分都是短时大暴雨,经常短短不到10分钟,基坑内水位就可达60厘米,项目部为此专门升级了防汛保障等级,在基坑内加密设置260个降水井的同时,在地面设置72个应急井,同时将基坑外围地面实行高差达20厘米的坡面处理,确保现场不积水,平安度汛。

         受本轮北京疫情影响,该项目中途停工达1个月,为了追补工期,卢敬云带领团队在增加作业人员数量的同时,不忘后勤保障,不断加大防暑降温保障物资投入,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安全生产。据了解,为让施工人员尽可能凉爽施工,项目部自入夏后就启动夏季工作时间,避开白天太阳暴晒,期间所有人员在入场前会收到藿香正气水,每天下午项目部人员还会为工友再次送上冰镇矿泉水。“目前工人宿舍已全部配备空气能空调扇,不限时在生活区供应绿豆汤等防暑饮品。”工作人员表示。

         中建二局华北公司北京分公司党总支副书记、纪检委员、工会主席韩才俊告诉记者,今年在加大对各项目部施工人员防暑降温资金投入的同时,实行项目责任区制度,每名公司班子成员都要定期下项目进行慰问,去一线了解项目实际需求,确保全体职工、工友平安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