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施划全新高性能热熔抗滑标线 ■记者 刘偶/摄
白天白、晚上亮、下雨湿天还防滑……随着首发集团所属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高性能热熔抗滑路面标线在京哈高速(北京段)试验段完成施划后,14个月跟踪检测,标线抗滑值和逆反射亮度系数等各项指标,均高于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由此北京市道路交通标线领域迎来了新一轮技术更新。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保龙表示,新型标线涂料及配套抗滑玻璃珠通过优化原材料选择和配比,不但填补了国内兼具高抗滑、高反光热熔标线产品市场空白,同时新产品施划为标线后,其抗滑性相比常规道路标线产品平均提升80%以上,反光效果比普通反光标线产品平均提升60%以上。
紧跟交通需求 填补市场空白
“目前国内采用的抗滑标线主要分为彩色防滑标线和双组分甩涂型标线两种,由于其使用效果的局限性,都不适合作为抗滑标线在北京市大规模道路应用。”马保龙介绍,彩色防滑标线通常采用在铺装材料中加入防滑骨料起到防滑效果,但由于自身没有反光特性,因此只能用于下坡、急弯、隧道出入口等位置;而双组分甩涂型标线是通过甩涂工艺将涂料不均匀撒布在路面,从而形成一定的构造深度起到防滑反光效果,但该结构标线存在道路没有全部覆盖、遮盖率低标线欠饱满感、容易造成灰尘聚集降低标线视认性、聚水等情况,因此不太适宜缺少雨水的北方城市使用,且价格每平方米不低于120元,单价成本相对较高。
由此,2019年北京市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开始了高性能热熔抗滑标线涂料的研发。
海选原材料 升级生产工艺
海选原材料、重构配方配比、升级生产与施工技术工艺……为研发出新型标线涂料,研发团队跑遍全国多地进行研发前可行性调研,最终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路高科交通检测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决定在传统热熔标线涂料基础上进行科技攻关。
骨料、树脂、玻璃珠、颜料……在研发实验室里,记者看到新研发的标线涂料外观呈白色粉末状,用手捻开后会发现,其内部掺杂有各种大小不一的固体,而且还有会反光发亮的玻璃材质。该公司产品研发部副部长滕玉禄告诉记者,生产标线涂料的原材料多达十余种,其中大部分材料都需要进行特定性能甄选,因此各种不确定因素非常多。“像我们用于研发使用的原材料,对材料诸多指标都有着更高、更新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在原材料筛选方面特别费时费力。”研发人员介绍。
钙质填料,是标线涂料中含量最大的原材料,约占总含量的50%,其承担着填充标线骨架、具有影响标线耐磨性和反光亮度的重要作用。钙质填料这类材料一般产地有广西、四川、河南、辽宁等地,虽然外观基本相同,但热稳定性、纯度、白度都有极大差异。“因为我们标线涂料设计使用方法为施工现场加热使用,届时涂料将从固态变成液态,但加热后我们发现有的钙质填料受热后会变色,为此我们特别对多家不同供应商的产品进行了综合对比,通过对比试验多个白度值的钙质填料,最终决定钙质填料白度值从90提升到94,同时为保证钙粉各方面特性尽可能统一,我们要求只采用同一矿区出产的钙质填料产品。”研发人员说。
上千次试验 寻最优配方比例
新型标线涂料由于在道路上使用环境复杂,面临夏季路面高温与冬季严寒,如何实现恶劣环境中长效使用寿命成为研发团队面临的又一大难题。
研发人员告诉记者,助剂作为改变标线涂料特性的专用添加剂,其含量仅不足千分之五,但每改变千分之一,其涂料抗压等性能就会发生较大变化。“标线涂料在施划时,对标线外观成型性有着严格要求,尤其是振动标线除了要求突起部分四边棱角分明外,且高度必须在7毫米以上。但要做到好的成型性,这就要求在涂料中加大助剂含量,否则就会造成涂料无法成型的问题;但如果助剂用量过大,又会造成涂料流动性变差,产生涂料难以施工。因此合理选择助剂种类和用量至关重要。”滕玉禄如是说。
从新型标线能在零下30摄氏度环境温度使用开始,增加到新型标线能在路面温度零上70摄氏度也能正常使用为止,研发团队为了找到合适的涂料配方比例,最终进行了上千次试验。2021年4月,研发团队终于带着新研发的标线涂料与配套抗滑玻璃珠在京哈高速(北京段)试验段进行施划。马保龙告诉记者,京哈高速(北京段)日均车流量近10万辆,且货车占比较高,道路标线尤其是车道分界线损耗压力较大,是检验交通标线综合性能效果的较理想路段。
经过14个月跟踪测试,今年6月试验路段经交通行业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测试,标线抗滑值和逆反射亮度系数均高于现行国家规范标准,不仅让标线成为亮丽的“安全生命线”,同时有效提升了道路标线的安全性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