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国与福田欧曼产品合影 ■企业/供图
方志国在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工作已经18个年头了,在不断地努力下,他从一名一线工人一步步成长晋升为班线长、产品审核员,现在成为一名绩效管理经理。2008年,方志国获得“全国优秀农民工”荣誉称号,2021年荣获首都劳动奖章,今年,他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自2004年6月进入公司起,踏实肯干的方志国从生产一线的操作工成长为班长再到线长,用了两年时间。2005年,他负责新产品试装及工艺验证,由车架上线一直到整车下线,几乎涵盖了所有卡车的装配流程,这次经历为他后期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2008年荣获“全国优秀农民工”称号后,这个荣誉让方志国开始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于是,在2010年,“不安现状”的他离开了工作已“游刃有余”的总装部,进入质量管理部成为一名Audit评审员。
这个选择让很多人大跌眼镜,毕竟在总装部已是底盘线长的他管着几百号“弟兄”,到了质量管理部就只是一名普通的评审员,而且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的确需要勇气。方志国却不理那些质疑,“我不是科班出身,在总装这些年对装配虽然有所了解,但只是‘皮毛’,趁年轻再多学点儿总没坏处。”就这样,方志国在质量管理部一干就是七年半。从评审员到质量分析改进再到Audit主评审员,这一路上,他获得过北汽集团的“先进职工”、福田汽车集团的“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公司级的各类先进更是不胜枚举,但是他始终不骄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提升自我,用经验“护体”,开启“升级”之路。
2013年,方志国被公司选派到德国戴姆勒工厂学习产品审核理念,编制产品审核流程,并将学习到的新理念运用到工作中。通过这次学习交流,让他对质量管理有了新的认知。回来后,他参与制定了全新的评审流程及方法,建立了故障数据库及统一评审标准,做到入厂检验、过程检验、交车检验标准方法一致,促进整个质量系统对评审标准掌握执行的一致性,方便各部门的监督与查阅。同时,他还加大质量体系建设的力度,通过引导培训等方式提高Audit评审员团队的整体业务能力,抓住问题关键所在,协调责任部门制定长久有效的措施,为其指引正确的改进方向。
2018年7月,经过层层审核,方志国“衣锦还乡”成为总装部车间经理,负责生产管理。“这不仅仅是领导对我工作的信任,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和平台。”方志国说。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员无法按时返岗,缺员严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他明确工作职责,组织后勤人员支援生产一线,有效带动员工士气,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由复工后日产80台到180台仅用了15天。2020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方志国被调到绩效管理科,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方志国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接触到的东西。
绩效管理科主要负责精益制造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成本物料管理、专项项目管理等工作,涉及的统计及报表数据繁多,从每天的人员日出勤到KPI周报、HPU月报、CPV月报、物资计划报表等,每一份报表方志国都认真完善,确保无误。在日常工作中,方志国注重“三勤”:脑勤、腿勤、嘴勤。“要想做到这三勤,也不是件容易事,工作中要多向厂长汇报,多与部门领导协调,多与员工沟通,把分管工作做到有计划、有跟踪、有评价,分析异常、提出改善措施。”方志国说。
“要做好精益管理工作,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日常管理模式,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能职责,制定工厂级、部门级、班组级绩效指标,实施各层级绩效考评,促进基础管理制度化,营造一种‘人人积极参与,事事遵守标准’的良好氛围。”方志国说。
在人员绩效方面,方志国也有自己的处理方法。“面对员工的责任意识不强,首先是加强与员工的思想交流,让员工知道企业的发展愿景,筑建员工以厂为家的思想;其次是稳定员工队伍,开展人才培养、班组建设、班组长能力提升、专业人员赋能等专项活动,有效提高团队的整体技能水平。”
成本物料管理方面,方志国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树立员工成本意识,激发积极主动性,全面降低物资亏损、积压等风险,同时强化监督考核机制,精确物料交接时区。”方志国说。在方志国的管理下,关单准确率提升20%以上,并在领导的指导下深挖降本空间,通过实时掌握库存,制定辅料发放标准,加强月度统计分析制定措施,2021年,辅料降本收益近200万元。
方志国评价自己的工作时说,自己既是一名管理者,更是一名执行者。“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要熟练掌握业务外,还要有合理的计划和安排,并且要以身作则,与各位同事共同努力,勤奋工作,为公司发展壮大作出贡献。”方志国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