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对片林高压喷水、喷雾 ■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以毛白杨飞絮为主的第一个高发期已基本结束,但以柳树、欧美杨等为主的第二个高发期将紧接着到来。4月20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市气象局发布了《北京杨柳飞絮第二个高发期预报》预计时间为4月21日-5月12日,持续时间约22天,并将覆盖整个五一假期。为了尽量降低飞絮对市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全市将继续加大飞絮防治力度,将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通过多种措施开展精准防治,做到“应湿尽湿、应扫尽扫”。
杨、柳、榆、槐、椿作为北京五大乡土树种,杨柳老大、老二的位置从未被撼动过,而从这个排序也能看出,它们在北京绿化中的重要地位,没有杨柳树就没有北京的绿线,它们可以说是建设北京生态环境重要的功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杨树柳树为北京带来优美环境的同时,飞絮也给大家增添了些许烦恼。
精准施策迎战飞絮高发期
今年全市注重五项精准,提高防治工作实效。一是防治时间精准。强化夜间作业,每至深夜,大量的清扫车针对重点区域加大湿化和清扫,晚高峰前再次加大湿化和清扫,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同时,每日10:00-16:00雌株果序集中开裂时段针对作业便利的重点区域精准高压喷水。二是防治区域精准。根据预测预报和每日巡查精准定位重点防治区域223个,对五环内医院、学校等核心区域严防严守。三是防治对象精准。利用“北京飞絮防治”APP在全市开展杨柳飞絮雌株精准定位,保证防治对象精准落实到株。四是防治措施精准。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重点采取生物防治措施;行道树、片林重点采取高压喷水、喷雾进行防治;大型车辆无法进入区域,重点采取手持雾化器进行防治;风雨后针对掉落果序提高清扫力度。五是技术指导精准。根据100处监测点和观测点数据,每日研判,及时准确指导各区第二天防治重点区域、采取重点技术等。针对树上果序、空中飞絮、落地果序,分措施开展立体防治。
截至目前,全市共喷水湿化杨柳雌株35万株,整形修剪3万株,出动喷水、清扫车辆4900余台次,出动防治人员5万多人次,绿地及硬化道路湿化面积1.4亿平方米,有效降低了全市杨柳飞絮高发区内的飘絮情况。
市园林局要求各区建立应急服务机制,全市共成立专项巡查队伍128只、专业应急防治服务队79只,鼓励属地内各街道、乡镇、有林单位建立自己的防治服务队,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降低飞絮影响。
源头控制减少杨柳雌株数量
除了及时、高效、精准短期防治措施,全市还将通过源头控制来逐步减少杨柳雌株数量。为了保证绿化建设中应用的都是优质雄株,市园林绿化局持续推动建设杨柳雄株资源圃、采穗圃和繁育圃,通过对在圃杨柳雄株苗木摸底统计,利用苗木电子标签等技术,实现杨柳雄株苗木质量可追溯,确保出圃苗木为雄株,避免雌雄混淆。
其实,实现首都园林绿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杨柳飞絮治理问题的“最佳答案”。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中,选择乡土、长寿、抗逆、食源和美观的优良树种,不断优化林地绿地的生态功能,提高生物多样性;通过打造乔灌草立体化的混交结构,科学应用乡土宿根地被植物覆盖裸露地面,形成有效的立体缓冲区,提高对飞絮的吸附滞留,把飘落下来的飞絮牢牢“粘”在地面上;同时,在绿地养护中,把杨柳树雌株作为优先替换的对象。对过密的林子,针对性地选择杨柳雌株进行间伐,并结合对现有老、弱、残、病等杨柳树雌株的替换,从根本上减少飞絮总量。
防絮小妙招
面对春季的飘絮期,市民朋友在上班途中或室外活动时,可根据自身需求,佩戴口罩、护目镜、纱巾等防护措施。爱运动的朋友,可以把活动时间尽量选择在早晨、傍晚或雨后等飞絮较轻的时段。如飘絮不慎入眼,请及时用清水冲洗。同时,还请市民朋友注意消防安全,不要点燃飞絮,不要乱扔烟头,谨防引燃飞絮引发事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