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集贸市场、商场、展览展销、餐饮服务、沿街商铺等经营场所,由经营管理单位负责。京投港长阳购物中心贯彻落实条例内容,地下一层至五层公共区域设置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箱,商管公司办公区、物业办公区设置可回收、其他垃圾箱,外围区域设置可回收、有害、厨余、其他垃圾箱,地下停车场设置可回收、其他垃圾箱。
京投公司资产经营开发事业部京投长阳商业管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于海峰介绍,5月1日前,针对不同业态分布情况,公共区域已按规定摆放了分类垃圾桶。5月底前,像迪卡侬、果蔬好、屈臣氏等商家也都在负责区域内摆放了全新的分类垃圾箱。
因受疫情影响,商场62家商户有38家开业。商场要求商户在租区内按要求配备分类垃圾桶,明确并公示垃圾分类责任人,组织开展垃圾分类专题培训,并按经营区/加工区/办公区/库区不同部位,结合业务实际,设置不同分类垃圾桶和作业标准。
在迪卡侬店内,摆放有可回收、有害和其他垃圾箱。迪卡侬长阳购物中心店运营部经理夏芙华介绍,店内面积3100平方米,在前后场各设置了一组垃圾箱,因为顾客不会产生厨余垃圾,所以摆放了三类垃圾箱。
在迪卡侬货物暂存库区,专门开辟出一块可回收垃圾区域。“我们装产品的废旧箱子有很多,按照商场要求设置储存可回收垃圾,积攒到一定量后,再由回收公司回收。”夏芙华说。
于海峰介绍,像美甲店等会产生有害垃圾,这样的商户必须摆放有害垃圾箱。商场规定,6月为垃圾分类过渡期,让大家熟悉具体垃圾不同分类。6月底后,商户再出现垃圾分类错误,垃圾房将不予收集。
来到商场地下二层的垃圾房,一间约60平方米的屋子,整齐摆放着四类垃圾桶,由三道新安装的不锈钢栅栏隔开,栅栏上挂有四类垃圾分类指示牌。
“这间垃圾房是新改造的,原先这里垃圾桶没有分类,也没有安装栅栏,保洁人员和商户投放垃圾时,都是一股脑扔进同一类垃圾桶。现在,四类垃圾桶按照商场产生的垃圾不同数量进行设置,其他垃圾最多,就多放几个,有害垃圾最少,就少放几个。而且中间有了栅栏和指示牌,商户投放垃圾时就不能随意扔了,得按照隔开的区域分类投放。”于海峰说。
商场内,各商户每日产生的垃圾暂存于自备的分类垃圾桶内,每天商户需在9时-11时、21时-22时30分时间段内集中投放垃圾,经后场通道由最近的货梯运至地下二层,穿行车库投放至垃圾房。垃圾运输途中,需确保道路卫生,无遗漏。
在垃圾房门口,记者注意到,一张保洁员的照片贴在墙上,照片下写着:“今日值班人员:叶作友。”叶师傅介绍,这是商场对工作人员的一种监督方式,因为现在都需要戴口罩,有了照片认人准确方便,知道是谁今天值班,谁监督商户投放垃圾。
“有的商户来投放垃圾,我需要再看一遍他们的垃圾袋,是不是有不属于这一类的垃圾,如果有,就让商户分类好了再投放。他们投放完走后,我还会再进行检查,进行再分类,确保不混着别的垃圾。”叶作友说。
商场公共区域摆放的四类垃圾箱内的垃圾袋并不是常规的黑色,而是分别对应绿色、蓝色、红色和灰色。据北京首欣物业管理公司京投港长阳购物中心项目经理郝志强介绍,先前垃圾箱里的垃圾袋颜色都是一样的黑色,垃圾箱满了以后,保洁员取出来放到小车上,有时候就会跟其他几类垃圾袋弄混,运送至地下二层垃圾房时,可能就会扔错了桶。在商管公司指导下,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整改,放置了相对应颜色的垃圾袋,这样一来,保洁员不会弄混,便于分类,另外也节约了工作时间。
在商场内,购物中心还与“小熊美育”艺术培训班商户合作,举办垃圾分类画展。初级组王照翔小朋友把他画的四类垃圾桶宣传漫画,张贴在了商场指定的展示墙上。
“我们利用微信公众号、广播、海报、电子大屏幕、主要出入口等线上线下宣传平台以及垃圾房等重点部位,公示张贴垃圾分类政策和标准要求,宣传垃圾分类工作进展。同时向商户发放垃圾分类宣传资料,后期还考虑开展线下和顾客互动的方式来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于海峰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