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冰场内游客冰上嬉戏                                         ■记者 董一鸣/摄

        1月12日8时,记者在什刹海南岸看到,冰场的围栏设置已完成,工作人员正在把冰车、冰上自行车等游乐设备,一批一批地运上冰面,码放整齐。记者从蓟城山水集团了解到,什刹海冰场在经过多个职能部门的联合检验合格,并达到北京地区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后,已于1月11日对外营业。

        今年的什刹海冰场开放前海和后海两块区域,总经营面积为16万平方米。其中前海全部区域及后海的东侧区域为综合区,为游客提供单人冰车、双人冰车、冰上自行车等娱乐设施,后海西侧区域为速滑区,提供冰鞋供游客游玩。同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现场将冰场的核载量在原10平方米每人的基础上限流75%;游客入场时需通过健康宝、行程码扫码和测量体温均合格后方能进入冰场游玩;入场时请游客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保持一米间隔距离,入场后游玩时请游客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

        什刹海冰场票价延续往年价格,综合区平日60元,周末及节假日80元,速滑区平日30元,周末及节假日40元,冰鞋30元/双,押金100元。为避免造成人流聚集和交叉感染,今年冰场的购票方式改为以网上提前购票为主,现场扫码购票为辅,实行实名制购票,建议游客来冰场前先行购票。

        冰场在满足市民冰上嬉戏的同时如何保证冰面安全?冰场开放之初,便需满足一定的冰层厚度。什刹海冰场负责人介绍,为确保游客安全,工作人员每天检测冰层厚度,冰层厚度达到15厘米,由专业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开放。即使冰场开放,每日测冰也未停止,每日9:00前、12:00、16:00,均有专职测冰员测冰并填写记录。每日冰场关闭后,冰场工作人员会对冰面进行维护保养,修补冰裂、并清扫、浇水等,从而保持冰面整洁、光滑。

        在记者的想象中,对冰面进行维护顶多就是把冰面上的垃圾清理清理,用大扫帚扫一扫冰末子就行,而现场工作人员却从冰场工作间拿出一把类似铁锹的“铁家伙”,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把“铁家伙”学名“推雪板”,手扶的铁杆长约1米,用于铲雪的板子宽约80厘米,均是铁制的。来到冰场边,工作人员边示范边说:“就跟用铁锹铲东西一样,把冰末子铲走。前进的过程中还要不时调整铁杆与地面的角度,以便将冰末铲干净。”

        “在滑冰区,每天晚上我们都要这样护冰。”工作人员说,铲冰末只是护冰的程序之一,接下来还要浇水和溜冰缝。冰面有时会出现冰缝,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影响滑行,还可能毁坏冰刀,所以要向冰场浇水,在冰面缝隙大的地方用开水浇灌,等待一晚上的冰冻后,第二天就又是一个平整光洁的冰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