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在市级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全力推进下,今年,本市慢行交通出行品质持续升级,二环辅路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了25%;自行车专用路截至9月底,累计通勤超400万人次、减碳量超1100吨;平安大街等整条道路由主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道路;贯穿“回天”地区、北部中轴的42公里骑行慢跑绿道服务周边市民通勤、休闲;市民绿色出行意愿持续提高。截至目前,自行车出行比例达到17.2%,较2020年上升1.7个百分点,步行出行比例达到31.5%,较2020年上升0.3个百分点,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吸引更多的市民绿色出行。
近年来,本市在慢行交通建设和管理上更加强调慢行交通系统的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先行,注重标准建设,年初发布《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指导全年工作。同时,全面加大对规划、标准、指南的编制力度,从源头明确慢行系统未来的发展定位。目前,《北京市慢行系统规划(2020-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慢行交通品质提升规划》《北京市城市河湖滨水慢行系统规划》《城市道路非机动车道交通组织设计指南》等一系列规划、标准指南已陆续定稿,并对外公示,将于近期发布实施。
一年来,市级有关部门及属地政府全力推进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作,打造景美路畅的慢行环境。大力推进慢行交通示范路建设。完成二环辅路慢行系统优化提升工程,通过增加非机动车道空间、增设相关交通安全标识、改造信号灯等举措,二环辅路慢行系统通行效率提升了25%,早晚高峰骑行流量和通行速度分别提升8%和5%。积极推进“健步悦骑”的高品质慢行廊道建设,实施交通组织优化、道路林荫化改造、沿街风貌治理等措施,推动平安大街等整条道路由主干道路功能转型为绿色交通道路,让人们慢行优先、骑行顺畅、步行有道。
运营好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路,截至9月底,累计通勤超400万人次,构建了一条全新的绿色通勤走廊,骑行成为回龙观、上地之间最便捷的出行方式,累计减碳量超1100吨,积极助力碳中和。
市交通委策划“牵手文明 绿色同行”系列宣传活动,同步开展多项线上线下活动,营造绿色文明出行氛围。继续开展“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宣传推广,4条骑行文化线路正在设计,年底前将对外发布。
□相关新闻:“年度体检+月度追踪”优化慢行出行环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