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2021第五届老舍戏剧节《校园·戏剧·人生》主题论坛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200余位青年戏剧人和观众与现场嘉宾们展开交流讨论。
聚焦行业核心现象
本届老舍戏剧节开设六大剧场单元,作为助力青年戏剧力量的一项新举措,更引入国际一流戏剧节标配的青年艺术板块,推出了“高校剧场”单元,选取来自7所高校的7部作品进行展演,旨在开拓高校戏剧人才和优质戏剧作品,为青年戏剧人提供展演舞台与表演空间。
老舍戏剧节的主题论坛一直在业内极具影响力,五年来,老舍戏剧节曾就“城市、戏剧与人”“国际视野下当代剧场文学性”“现场——戏剧的魅力”等行业焦点问题展开讨论,不仅引领京城戏剧学术之风,发表众多掷地有声的行业见解,也成为很多行业新思想新观点萌生的摇篮。
北京一直是戏剧行业的核心地标与“心脏”,不但聚集了国内外最优秀的行业专家、学者,更有近百所高校形成的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支持。本次老舍戏剧节瞄准戏剧行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以“校园·戏剧·人生”为主题,特邀包括专业学者、知名导演、编剧、戏剧教育家、著名青年戏剧人和参演院团等各界代表,畅谈当今青年戏剧的发展现状,了解戏剧新生代的内心需求与思想内核,共同探讨戏剧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戏剧是美育最好的载体
此次高校论坛上半场主题为“美育·戏剧·人生”,由国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心理事长、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任彭涛担任主持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惠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春芳,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田卉群,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颜全毅等知名专家学者作为嘉宾,从自身戏剧教育实践出发,聚焦戏剧教育的美育元素与育人功能,畅谈戏剧教育在中国的发展,探讨戏剧赋予人生的伟大力量。同时,专家在解读目前戏剧教育行业困境,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断层时指出,戏剧有别于音乐、舞蹈等单一教育形式,能够全方位、全身心地提升综合美学素养,因此戏剧是美育最好的教育载体,戏剧教育在美育中更应起到充分带头引领作用。各综合院校和艺术专业院校也应重视戏剧教育,不断推陈出新,培养能够适应市场发展和人民审美需求的青年戏剧人才。
孙惠柱就校园戏剧的“大”与“小”之辨展开讨论;顾春芳分享了北京大学校园戏剧之传统和特色;颜全毅认为新世纪兴起的小剧场戏曲为青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成长平台;田卉群围绕北国剧社及综合大学戏剧学科建设、校园原创话题等发表了精彩演说。
探讨青年创作者成长路
论坛的下半场议题为《校园戏剧润泽成长之路》,由第七代话剧导演邵泽辉担任主持人,戏剧编剧温方伊,戏剧编剧、导演祖纪妍,戏剧编剧朱虹璇,编剧、导演何雨繁,导演邵斯凡等当前在戏剧界极具观众号召力和创作影响力的青年戏剧人作为嘉宾,共同探讨从校园走向职业戏剧人的成长之路。嘉宾指出,如何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解决场地、舞美等现实问题,如何推广自己的作品,是每个即将走出校园的年轻创作者的必经之路。除了推动戏剧教育理念改革,呼吁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关注、扶持青年戏剧事业发展外,青年创作者也应用市场化的思维武装头脑,精进技能,创作更多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作品。
论坛上,高校剧目创作代表、媒体以及观众也都加入了讨论,与出席活动的嘉宾展开提问交流,共同探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与疑问,分享戏剧人生的体会与展望。台上台下畅所欲言,展现出当下校园戏剧文化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好图景。
本届老舍戏剧节希望通过此次主题论坛,直击行业发展之根本,做青年戏剧事业的吹号人,呼吁各界共同关注戏剧教育行业发展,推动教育理念革新,输送优秀人才,共同促进戏剧行业“加固根本,发展繁荣”,为“大戏看北京”积蓄后备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